“日本人优先!”——这句似曾相识的口号,让一个原本边缘的小党派站上了日本政治舞台的中心。

长久以来,日本经济泥潭深陷,传统的终身雇佣制度保障正在迅速消失。40%的劳动者是非正规员工,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得不到培训,薪资也很低。

参政党正是利用日本民众、尤其年轻选民群体对于现状的失望情绪,获得越来越多支持。

天普大学日本分校的金斯顿教授(Jeff Kingston)告诉《世界大解说》,在7月参议院选举期间,他注意到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参政党,在东京地铁各个车站都有大量志愿者派发宣传册,积极与路人攀谈。他们的成员非常投入,而且看起来相当年轻。参议院大选,参政党一举从一个席位大增到15个,成为不容小觑的黑马。

视频内容
00:00 全球右转:从日本到欧洲的“迷你特朗普”崛起
00:56 日本传统保守派失势  极右翼参政党崛起
06:45 欧洲裂变:英德极右翼的“破局之年”
11:05 “特朗普剧本”  连接不同国家的脉络

延伸阅读

英国逾10万人参加反移民示威 骚乱致20多名警员受伤
英国逾10万人参加反移民示威 骚乱致20多名警员受伤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批“挑战人类良知”
(柯恩惠 制图)
(柯恩惠 制图)

日本“迷你特朗普”的崛起

与此同时,执政自民党的内部矛盾、政治丑闻以及应对社会压力不力,也为这一新兴政党的成长创造了空间。相形之下,神谷“政治素人”的人设显得年轻而清新,“出于特朗普而胜于特朗普”。

金斯顿指出,神谷非常擅长让选民感受到他在倾听民意——“我听到了,我理解你的难处,我们一起改变现状”。而与言辞刻薄、经常嘲笑不同群体的特朗普相比,神谷的风格更具亲和力及活力,使参政党能够吸引年轻选民,并迅速成长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欧洲的右翼浪潮

这种套路并不是日本独有。放眼全球,类似的剧本在欧洲同样奏效。

在英国,法拉奇(61岁)带领改革党横扫地方选举,甚至一举打破数百年来“工党vs保守党”的两党格局。英国媒体形容,这是“百年政治体系崩溃的开端”,假如立即全国大选,改革党甚至有望超越工党和保守党,改写历史。

(柯恩惠 制图)
(柯恩惠 制图)

而在德国,极右翼的“选择党(AfD)”借助对难民问题的强烈批评,快速成长为最大反对党,甚至得到了美国科技巨头马斯克的公开支持。特别是在原东德这个经济相对贫困、更能容忍极右翼言论的区域,AfD更已取代传统政党,成为了第一大政治力量。

正在形成的“国际右翼联盟”

在东京、伦敦、柏林与华盛顿之间,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各国独立的政治现象,而是一股正在同步上升的全球趋势。这部屡试不爽的“特朗普剧本”,往往包括几个关键步骤:抨击全球化与移民,强调“本国优先”;用通俗、情绪化的语言代替复杂的政策解释;借助社交媒体,直接触达基层选民,绕过传统媒体;将自己塑造成言出必行的“人民代言人”,与“腐败精英”对立。

斯坦福大学讲师施耐德(Daniel C. Sneider)向《世界大解说》分析,这种模式正在跨国复制,逐渐形成一个松散却影响力巨大的“国际右翼联盟”。他们不仅理念相似,还可能在政策上彼此呼应,并在现实中相互站台。

这股右翼浪潮并非没有代价。社会撕裂,仇恨言论与政治极化都在加剧,暴力事件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美国政坛近期发生的政治暗杀,正是这种极端化的危险体现。要弥合修补裂痕,恐怕还遥遥无期。

点击视频看本期《世界大解说》,带你抽丝剥茧,解读全球右翼崛起背后的逻辑与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