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那些和台湾越走越近的中东欧小国

今年2月9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线上峰会所展示的各国国旗。(中国央视新闻截图)
今年2月9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线上峰会所展示的各国国旗。(中国央视新闻截图)

字体大小:

继立陶宛、斯洛伐克6月22日与上周先后宣布将捐赠2万剂和1万剂冠病疫苗给台湾之后,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周四(22日)也发推文透露,捷克政府正在讨论赠送疫苗给台湾。

维斯特奇尔是谁记得吗?就是他,去年8月30日至9月4日不顾北京反对率领捷克参议院代表团访台六天,并在台湾立法院演讲时用中文说出“我是台湾人”,获得全体立法委员起立鼓掌,气得北京警告说他将为此行“付出沉重代价”,结果引起捷克政府强烈不满,召见了中国大使的。

捷克捐疫苗给台湾成事的可能性看来很高,加上立陶宛、斯洛伐克,这三个欧盟成员国捐赠的疫苗剂量总的来说其实只有区区数万,但已经足以让台湾民进党政府趁机宣扬其“民主自由”外交的理念。

其中,立陶宛还不仅仅是捐疫苗而已,该国国会议员去年曾联署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并公开表达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今年5月,立陶宛外长兰斯伯吉斯宣布年内要在台湾设立贸易代表处。

本周二(20日),台湾更宣布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这是台湾18年来首个在欧洲国家首都设立的代表处,而且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是第一个在中国邦交国境内使用“台湾”而不是“台北”名称的外馆。

斯洛伐克国会外交委员会今年5月也曾表决通过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案。

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人口分别为280万、1065万、545万,属于中东欧小国,近年却俨然形成欧盟当中一股友台、挺台力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美国在背后支持?

台湾总统蔡英文周二在面簿发文强调,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是台湾的“重要外交突破”。

美国在台协会(AIT)同日也发表声明说:“所有国家都应享有与台湾缔结更紧密关系及拓展合作的自由,台湾是先进的民主政体、主要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随着台湾巩固其国际伙伴关系,并努力应对冠病疫情、投资审查及供应链韧性等全球挑战,美国始终致力于以符合美国‘一中’政策的方式支持台湾。我们与朋友及盟友站在一起。”

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俊毅认为,AIT的声明显示,立陶宛同意台湾设立代表处,背后可能有美国的默许或甚至支持。

中央社引述李俊毅说:“拜登政府虽维持美国的一中政策,但对美国来说,此政策的内涵与具体做法随着美国的需要而调整。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曾在7月6日表态美国不支持台独,并须在台湾事务上维持非常微妙且危险的平衡。从AIT的声明来看,拜登政府或许正以微小的作为,逐步测试甚至改变这个平衡。”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台湾学者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认为,立陶宛跟着美国打台湾牌、对抗中国,可能是在跟北京摆姿态,也或许想从台湾或是美国方面收回更大利益。

美国前任政府国务卿蓬佩奥在去年下半年先后出访中欧及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有分析认为,有关国家现在对北京的冷淡,与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游说、施压有关。随着中美战略竞争加剧,那些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的中东欧国家,也将开始重新考虑站位。

中国的经济承诺没兑现?

立陶宛近年与台湾越走越近的同时,对北京的立场也越来越强硬。

今年5月,立陶宛就率先退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表示该机制没有带来实际收获,并呼吁其他成员也退出,还称欧盟应该团结一致应对中国挑战;立陶宛国会也通过决议,谴责中国对新疆维吾尔族犯下“违反人道”和“种族灭绝”的罪行。

立陶宛的举动似乎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与许多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渐变冷。

更早的迹象出现在今年2月在线举行的“17+1”峰会。为了证明中国对中东欧地区的坚定承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人,而不是通常的总理李克强,出席了该会议。但尽管中国做出了外交努力,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仅派出部级官员参会。

欧盟-中国、美国-中国的关系今年以来的恶化,确实影响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但罗马尼亚亚太研究所副总裁布林扎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认为,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没有兑现其经济承诺,使这些国家“出现了幻灭感”。

中国在2012年发起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机制“16+1”,2019年因希腊的加入扩展为“17+1”,其中的12个欧盟成员国和五个巴尔干国家与西欧国家相比经济稍欠发达,中国当初的承诺是为中东欧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

但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19年,在中国对欧洲的1290亿美元(1753亿新元)投资中,只有不到100亿美元流入中东欧国家。相比之下,德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才是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投资者。

此外,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专家斯特奇向《法兰克福汇报》指出,“17+1”机制中的中东欧各国同中国合作的出发点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因而对华态度差别也很大。其中有关系牢固的伙伴,比如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不但是中资正在建设的匈塞铁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中国在欧洲疫苗外交的重点。

但像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和中国的经贸互动本来就不多,因此也不担心激怒北京可能带来的经济和政治反制。

捷克查尔斯大学的经济学专家塞梅拉克去年在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访台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曾运用经济模型模拟了北京对捷克实行经济反制后的最坏情况,结论是如果捷克失去所有来自中国的资金注入以及中国停止对捷克的商品和服务输入,对捷克的影响很小。捷克出口到中国的商品只是捷克出口总额的1.2%至1.3%,服务业则大约是2.3%,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最坏的情况,捷克国内生产总值(GDP)会有1%的下降。

同样的,有台湾学者指出,中国若真的对立陶宛祭出经济制裁,对立陶宛的影响也不大,立陶宛只要另寻管道开源就能撑过去。

三国意识型态跟中国大陆比较疏远

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前苏联阵营成员国(捷克、斯洛伐克曾是一个国家)。

但现在,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全球为数不多、有议会支持西藏小组的国家。

以捷克、斯洛伐克来说,自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后,两国从共产主义制度过渡到自由民主制,支持欧洲和亲西方一直是其政界的主流。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大陆学者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则指出,立陶宛所属的波罗的海三国确实比较亲美,意识型态跟中国大陆比较疏远,这给了民进党政府见缝插针的机会。

立陶宛去年10月举行大选,新一任政府上台后修改了外交政策,强调“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外交政策”,积极推动对台湾关系,声明支持“为自由而奋斗的台湾”,对中国立场也转趋强硬。

立陶宛政府上个月宣布捐赠台湾2万剂疫苗后,立陶宛外长兰斯伯吉斯就发推称:“热爱自由的人们就该互相照顾!”

上述大陆学者说:“这次可以看成,立陶宛内部的政治斗争与两岸的政治斗争的合流。”

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强硬的外交作风,也令欧洲国家越来越警惕与中国的关系。捷克参议院代表团去年访台时,中国大陆外长王毅指议长维斯特奇尔的行为是“公开挑衅”,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一定要让其“为自己的短视行为和政治投机付出沉重代价”。王毅这番强硬言论挑动了不少欧洲国家的神经,多个欧洲国家表示,任何针对欧盟成员国及其代表的威胁都不能够接受。

布拉格的分析组织解析中国(Sinopsis)的中国问题分析师叶飞立(Filip Jirous)去年在谈到维斯特奇尔访台引起的外交风波时说,捷克民众对外国强权的威胁尤其敏感。

他对美国之音说:“这算是捷克历史叙事的一部分吧,也就是外国强权总是在指手画脚要我们做什么。显然,曾经有过德国,过去还有过俄罗斯,如今,又有中国这个大国告诉我们‘你不能去台湾’。”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