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澳洲著名铸币厂将百吨掺杂质不达标金条出售给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报道,上海黄金交易所回应称,报道背离真相。
上海黄金交易星期三(3月8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近日,我们注意到某些媒体报道称“澳洲珀斯铸币厂向上海黄金交易所出售‘掺杂’金条”。经查,该报道的内容背离真相,已经构成对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名誉侵权。”
声明也称,相关媒介没有尽到对内容的审查责任,导致失实的内容信息在网络传播,对上海黄金交易所声誉造成了严重侵害。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ABC)节目星期二(3月7日)报道,一份内部报告显示,西澳著名的珀斯铸币厂(Perth Mint)为“节省开支”,从2018年开始在制作金条时掺入银、铜等杂质。
据报道,内部报告估计有多达百吨送往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可能不符合该交易所银含量纯度标准。上海黄金交易所在2021年发现两根金条含银过多,作出投诉。
报道称,在2021年9月30日的一次会议上,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海斯(Richard Hayes)确认“只向客户提供符合要求的化验结果,更广泛的举证责任则留给了上海黄金交易所来证明(产品)不符合要求”。
在产品不合格检验结果被发现的当天,珀斯铸币厂立即停止了黄金掺杂计划,过后对上海方面表示除了发现有问题的两个金条,其他后续生产的黄金都合格。
报道称,上海黄金交易所选择不将投诉公开,并接受了铸币厂的质量保证。铸币厂也同意,今后所有发到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条都要有检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