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银行为乐龄客户办工作坊 诈骗案受害者现身说法

卓拉与丈夫星期六早上一同前往华侨银行分行出席工作坊,向银行职员(左)了解数码银行和防范诈骗的信息。(陈斌勤摄)
卓拉与丈夫星期六早上一同前往华侨银行分行出席工作坊,向银行职员(左)了解数码银行和防范诈骗的信息。(陈斌勤摄)

字体大小:

(早报讯)骗子假冒朋友求助,声称手机丢失已更换联系号码,48岁银行职员坠入骗局,损失3000元,她星期六(9月24日)在华侨银行举办的工作坊,向乐龄人士讲述受骗经历,希望借此警惕大众。 

华侨银行星期六在淡滨尼分行举办一场工作坊,为乐龄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教学,让年长者学习如何在网上办理银行业务和预防网络诈骗等措施,也邀请骗案受害者向乐龄客户讲述经历,以及预防诈骗的贴士。

受害者周加真在8月11日接到骗子的来电,以朋友的语气让她猜测对方的身份。周加真认为对方声音熟悉,听起来像是其中一个朋友的声音,骗子顺势冒充朋友身份,声称手机丢失已更改了联系号码,要求她更新存在手机中的联系方式。

隔日周加真再接到骗子的来电,询问如何更换银行户头的联系号码,“因为我在银行工作,平时朋友会问我相关问题,所以我并没有怀疑,也就帮了他”。

约20分钟后,骗子再度联系周加真,指在尝试更换联系号码时户头被封锁,因当下急需汇钱给一名朋友,想请她帮忙汇款。

于是,周加真通过PayNow把3000元汇入对方提供的用户号码。当骗子要求她再汇款7000元时,她察觉不对劲,立刻致电给被骗子冒充的朋友后,才惊觉自己受骗。

与丈夫一同前往银行参与工作坊的卓拉(65岁,退休者)受访时说,职员一对一的教学能够更清楚地回答乐龄人士的疑问。“受害者亲身讲述经历,也让我们更了解骗案如何发生,时刻提醒自己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保持警惕。”

举办逾25场工作坊 预计惠及400多名年长客户

这场工作坊是华侨银行为60岁或以上的乐龄客户推出的“华侨数码乐龄计划”(OCBC Digital Silvers)的其中一场活动,活动会持续至2023年第二季度。

银行将举办超过25场工作坊,每场约20名经常光顾分行的乐龄客户受邀参与,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向认识且信任的职员学习。工作坊的时长1小时半左右,预计可惠及400多名客户。

华侨银行指出,到银行分行柜台办理业务的客户中,几乎每三人就有一人是60岁或以上的人士,主要是为了提现金和存款。这两项基本服务日后可能会被数码支付取代。

因此工作坊也包括教导使用数码银行和支付的技能,如怎么使用二维码支付和PayNow转账等。课程也会概括网络安全,让他们在享受数码银行便利时,不会成为网络骗案的受害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