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项勘测研究证实,三巴旺温泉公园附近的地下岩层温度可能高达200摄氏度,极可能成为地热能资源的潜在地。这意味着除了太阳能,地热能也可能是本地清洁能源的主要稳定来源。
南洋理工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设于本地的多学科研究平台TUMCREATE星期二(7月18日)联合发文告,透露科研人员开发地热能(geothermal energy)研究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由南大副教授、盛裕-南大企业实验室联席主任罗马尼奥利(Alessandro Romagnoli)和TUMCREATE首席科学家马西耶(Tobias Massier)领导的联合研究小组,在靠近三巴旺温泉的海军部巷,钻探了一个1.1公里深的地下小洞 。
通过分析下伏岩层(称为新邦花岗岩,Simpang granite)的岩芯样本,以及不同深度的岩石温度,研究小组推断海军部巷地下四五公里或更深的地方,温度可能高达200摄氏度左右。
根据文告,这样的高温用处很大,可充作区域供冷、发电和制氢的用途。
这个与盛裕集团(Surbana Jurong)合作的研究项目,获得国立研究基金会(NRF)和能源市场管理局的支持。
能源局去年4月发出信息征询书(Request For Information),邀请业者协助当局在全岛进行地球物理勘测,评估地热能发电的可行性。业者可就相关项目的可行途径、方法和执行细节提出看法。
能源局当时说,随着先进地热系统(Advanced Geothermal Systems)等研究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地热能应用开辟了可能性,即可通过技术获取深层干热岩的热量,加上新加坡位于地下热流高的地区,地下深处可能有优质地热能资源。“若发现具有巨大的地热资源潜能,新加坡可考虑使用现有技术,在本地开发地热能源。”
科研团队已将最新研究结果与能源局分享。团队也建议展开进一步的勘查,钻探深入地下5公里,以掌握更多数据来评估深层地下岩石中储存的热量总量、传热速度,以及可能支持的发电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