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艺术家邢万和以混合媒介《格列佛游记》,获颁2023年度第42届大华银行全国绘画比赛新加坡资深画家组最佳画作大奖,赢得2万5000美元(约3万3885新元)奖金。本届东南亚最佳画作奖由26岁的泰国艺术家帕恰亚·查伦舒克(Pratchaya Charernsook)夺得。

邢万和毕业自拉萨艺术学院后对参赛不感兴趣,本次碰到数码征件顺手寄出作品,很高兴能得奖。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得奖作品出自他对2013年沙斯危机至2019冠病疫情的病毒系列,是自己生活的记录。

邢万和受《格列佛游记》冒险故事启发,用钢笔、墨水和亚克力创作,人体轮廓隐而不见,只有绳索突出人体被病毒、动物和机器捆绑。在住家创设“你妈画廊”,为同行策展的邢万和说:“我想用格列佛游记标志性场景描绘一个令人难忘,但童话般的封锁场景,类似疫情期间,人类感受到的束缚无助。”

泰国艺术家打败其他地区最佳画作奖得主,蝉联东南亚大奖,这也是泰国的艺术家第三次获大奖。查伦舒克以作品《春蓬河口》,赢得总值3万零50美元(约4万7439新元)奖金。           

查伦舒克考获泰国艺术大学美术硕士,在家乡海滩搜集到微塑料,弄碎成不到5毫米材料,费时两个月完成作品。她受访时说:“微塑料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行为不当所致,这个问题很严重,希望人们更加正视它。”

本届东南亚最佳画作大奖由泰国艺术家帕恰亚·查伦舒克夺得,反映微塑料带来的环境破坏。(龙国雄摄影)
本届东南亚最佳画作大奖由泰国艺术家帕恰亚·查伦舒克夺得,反映微塑料带来的环境破坏。(龙国雄摄影)

查伦舒克和其他国家大奖得主将有机会参与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一个月入驻艺术家项目。大华银行第一次在越南办赛,最佳画作大奖作品为郑明天(Trinh Minh Tien)的《水宫》。马来西亚大奖作品为张锦超的《1953年马来亚及英属婆罗洲一元》。印度尼西亚大奖作品是妮妮尔曼·莎妮(Ni Nyoman Sani)的《宁静》。        

本年度比赛在本区域的参赛人数创纪录。钱满莹的《往返通勤》,取材新柔长堤的电单车龙,拿下新加坡新锐画家组最具潜力画家奖。她认为电单车是自由、个性与文化融合的象征,已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新马文化身份的固有组成部分。新锐画家组金银铜奖作品分别是:阿菲卡·苏海米(Afiqah M. Suhaimi)的《就从这里开始算起吧》、黄彩莉的《家园》和朱蔚琳的《立足》。资深画家组金银铜奖作品是:画家洪雪珍的《集聚/分化》、何淑芝的《保留山峰—笔触无拘无束》和严美爱的《R152-QUF》。

颁奖礼11月8日晚上在维多利亚剧院举行,也在大华银行YouTube直播。颁奖嘉宾、教育部长陈振声致辞时说,他希望更多企业、个体向大华银行看齐,支持艺术和艺术工作者,去创造、建立联系,並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将我们的社会推向更高度。

大华银行副主席兼总裁黄一宗是另一位颁奖嘉宾。得奖作品将从11月23日至2024年1月30日上午10时至晚上7时,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与UOBandArt.com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