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国际组织应考量到经济和政治现实,李显龙总理说,我们应探索和采取灵活的模式,如通过诸边机制组成“灵活多边主义”,以及力求双赢的“负责任共识”。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3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进入第二天,李总理于旧金山时间11月17日早上(新加坡时间凌晨)出席第二场非正式对话会,主题是“互联互通和建设包容及有韧性的经济体”。
李总理发言时说,地缘政治和经济现实给多边主义带来巨大压力,但自由开放的贸易,以及互相关联的经济体和市场仍有益处。新加坡作为小而开放的经济体,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是我国能有稳定国际环境的最大希望所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样的国际组织是各经济体共同增长必不可少的保障。
新加坡因此支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改革,尤其是支持在即将于阿联酋举行的世贸组织第13届部长级会议上推动改革。这场会议将于明年2月26日至29日在阿布扎比召开。
李总理说:“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仍处于瘫痪状态。它的成员国必须取得切实进展,以恢复一个全面和运行良好的争端解决机制,具有约束力且可执行裁决。”
贸易规则也需抓住新机遇。李总理举数码经济领域为例,我国欢迎APEC互联网和数码经济路线图,它提供了支持世贸组织工作的指导框架。在世贸组织,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声明倡议(Joint Statement Initiative,简称JSI)也使成员能够制定有意义的、作为全球基准的数码规则。这项倡议也永久暂停征收电子传输关税,为企业提供确定性。
与此同时,改革国际组织应考量到经济和政治现实。李总理说,我们应探索并采取灵活的模式,如通过JSI等诸边机制(plurilaterals)实行“灵活多边主义”,以及达成”负责任的共识”,即采取双赢的方式,避免损害集体系统性利益。
最后,APEC在推动包容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李总理认为,如今必须在继续发展的同时,更广泛地分配这些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