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不仅关乎生育,也涉及女性更年期,期间若不适当调理,可对晚年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学位将增加妇科的教学和研究,并配合健康SG计划逐步聘请全球专家,开设老年病、针灸学和预防和养生的课程。

南大今年8月开办第一届中医荣誉学士学位课程,针对本地老龄化与慢性疾病需求,培养适应变化的新一代中医师。这是首个由本地大学独立颁发的四年制中医学士学位文凭,也是第一个获卫生部中医管理委员会认证的中医学士学位课程。

南大星期天(12月15日)在新加坡国际中医药临床传承系列讲座上宣布,聘请中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教授为客座教授。罗颂平主要从事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的研究,她将带领团队在南大进行学术交流。南大中医职教员也能够到中国参与科研和临床实践。

南大中医诊所主任兼中医学士学位课程主任钟丽丹副教授说,女性年轻时月经失调,日后不孕不育的可能性更大,但若尽早调理能有改善。

“研究也发现,针灸对于辅助体外人工授精(in-vitro fertilization,简称IVF),以及减少流产方面都有显著功效。”

延伸阅读

南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谅解备忘录 深化中医研究合作
南大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谅解备忘录 深化中医研究合作
南大自主设中医学士学位 8月首批学生开课
南大自主设中医学士学位 8月首批学生开课

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主席张俰宾博士在讲座上致辞时说,本地更多人晚婚晚育,中医能很好地配合西医,改善人们可能面对的生育挑战。此外,本地人口老龄化,中医在预防疾病和慢性疾病管理方面也能有帮助。

钟丽丹说,以妇科为例,通过中医为更年期女性调理,能预防她们日后患上骨质疏松症等疾病。

配合健康SG,南大中医学位也增设中医老年病、临床针灸学及中医预防和养生学的课程。南大早前获义安公司捐款1250万元资助发展中医学位课程,部分款项将用于聘请全球顶尖的相关专家,进一步提升本地中医教学和科研水平。

政府计划在2026年推行中医师认证框架,协助辨认具有较高专业能力水平的中医师,也以此框架作为扩大健康SG计划的基础。当局也探讨把中医治疗引进主流医疗保健系统,并鼓励中医机构与西医和全科诊所接触,探讨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