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局今年下半年将展开大规模的植物标本数码化工作,公众届时将能近距离目睹工作情况,了解当局如何打造东南亚收录标本最多的线上数据库。

设在新加坡植物园里的新加坡植物标本馆(Singapore Herbarium)于1875年创立,在庆祝创立150周年之际,将把约80万个植物标本数码化。数码标本上载到数据库后,可供世界各地的研究员和公众参考,也易于研究员进行植物学研究,这有助保存植物学历史,促进全球知识共享与合作。

《联合早报》去年报道,公园局近年已陆续把1万个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数码化,接下来将加大力度,把植物标本室里所有标本都数码化。

新阶段数码化工作料下半年展开

公园局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透露,新阶段的数码化工作预计下半年展开。植物标本馆内到时将开辟新的观察区,让公众可以现场观察公园局人员如何把一个个植物标本数码化。观察区将在平日办公时间免费开放,有关详情会在日后公布。

除了植物标本馆创立150周年,今年也是植物园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名录的10周年、植物学与园艺图书馆创立150周年,及国家胡姬园设立30周年。

延伸阅读

滨海湾花园樱花展十周年 440棵樱花树创历年之最
滨海湾花园樱花展十周年 440棵樱花树创历年之最
新加坡种子库储存逾160万颗种子 助力生态修复与保育
新加坡种子库储存逾160万颗种子 助力生态修复与保育
新加坡植物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第一个热带植物园。(国家公园局提供)
新加坡植物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第一个热带植物园。(国家公园局提供)

公园局将为SG60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  

适逢新加坡建国60周年,公园局今年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名为“时光回忆-百眸深处的新加坡植物园”的展览。为此,公园局邀请公众提供他们和家人朋友在植物园里留下的回忆点滴,内容可以是文字、照片、录音或视频。公众可从4月4日起通过网站提交,或亲身到植物园内特别设立的柜台递交内容;柜台只于4月开放。公众可到go.gov.sg/sbgmemories-opencall了解详情。

公园局也将和东南亚胡姬花协会合作,于7月19日至27日举办新加坡花园节胡姬花展。新加坡植物园文化遗产节也会同期举行,植物园内的邵氏基金交响乐台(Shaw Foundation Symphony Stage)、音乐亭(Bandstand)、格洛扩展区(Gallop Extension)及生态湖草地(Eco Lake Lawn)周围将有灯光装置,让树木在夜间绽放光芒;这些地点也将有音乐演出、户外电影放映、导览活动及手工作坊等活动。有关各类庆祝活动的详情,将列于go.gov.sg/celebrating-sbg网页上。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四(3月27日)在脸书发文,向公园局人员、志工及合作伙伴致谢,感谢他们一路来协助把植物园打造成世界顶尖机构。“在我们庆祝这些里程碑的同时,我期待国人会对植物园的丰富历史感到自豪,并为了后代子孙,协助保护这个国家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