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的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新加坡红十字会星期天(3月30日)开放红十字会之家,为居住本地的缅甸和泰国社群提供支持。

同时,红十字会已开放捐款通道,公众可捐款助力缅甸与泰国地震的救援与灾后重建。

新加坡红十字会在短短半天内迅速集结10多名工作人员和义工,并于星期天为有需要的缅甸人开设“安心空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包括正念绘画、编织等活动。

新加坡红十字会为有需要的缅甸人开设“安心空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包括正念绘画、编织等活动。(林明顺摄)
新加坡红十字会为有需要的缅甸人开设“安心空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包括正念绘画、编织等活动。(林明顺摄)

在本地工作的缅甸人凯(Khaing,49岁)的家乡位于受地震影响较严重的城市之一-曼德勒。她通过社交媒体得知,自己的大学同学不幸在倒塌的公寓中丧生,另一个大学同学的妻女也在地震中遇难。“幸运的是,我年迈的母亲和叔叔都平安。今天来到这里,希望能为同样受到情绪影响的人提供支持。”

到场的另一名缅甸人坤泰(Kaun Thet,29岁)在纸上画下缅甸国旗和地图,以表达对全球援助缅甸的感激之情。他的家乡受地震影响不严重,但仍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在新加坡的缅甸群体。“自从来到新加坡,我只回过缅甸两次,但每次都会捐款给有需要的人。这次,我也希望缅甸能安全渡过难关。”

延伸阅读

缅甸强震致泰国曼谷17死32伤 搜救持续进行
缅甸强震致泰国曼谷17死32伤 搜救持续进行
民防部队“狮心行动”队员在缅甸地震灾区救出生还者
民防部队“狮心行动”队员在缅甸地震灾区救出生还者
缅甸人坤泰(蓝衣者)说,他的家乡受地震影响不严重,但仍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在新加坡的缅甸群体。(林明顺摄)
缅甸人坤泰(蓝衣者)说,他的家乡受地震影响不严重,但仍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在新加坡的缅甸群体。(林明顺摄)

新加坡红十字会学院社会心理培训中心的杜尔迦·奈都(Durga Naidu)表示,天灾发生后,许多身在新加坡的缅甸人感到不知所措,而社交媒体上不断涌现的灾区画面更是加剧他们的焦虑。在这样的时刻,保持心理韧性尤为重要。

她说,虽然提供无线网络和食物看似简单,但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打造一个安全空间,让有需要的人能够抒发情绪,并与家人保持联系。“义工们的反响非常热烈,每个人都想尽一分力。”

与此同时,红十字会已启动“与家人重建联系”(Restoring Family Links,简称RFL)服务,目前已收到一些寻亲请求,希望为那些居住本地,因地震与家人失联的人提供帮助。

红十字会捐款链接目前已经向公众开放,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查看:

通过支票捐款的公众可将支票抬头填写为 “Singapore Red Cross Society”,并邮寄至新加坡红十字会之家(15 Penang Lane)。公众也可亲临红十字会之家捐款。

捐款时间截至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