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后文化项目复苏并且更多元化,将新加坡人去年的文化遗产活动整体参与度推高至58%,比两年前增加10个百分点;当中年轻人参与度的增幅最显著,从58%提高至66%。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唐振辉星期三(4月2日)在“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奖”颁奖礼上致辞,除了发布《文化遗产意识调查2024》(Heritage Awareness Survey)的部分结果,也宣布成立一项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青年奖”。

新奖项将为立志传承本地文化的年轻人提供资助和培训,支持他们提升手艺和知识,为守护和传扬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力。奖项5月底开放让公众提名。

唐振辉强调支持年轻人认识和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们须让他们体会这份文化遗产,如何构成新加坡独特的文化身份,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己身份认同的一项有意义的元素。因此年轻人须在传统中寻求创新,成为引领自己世代的文化领袖。”

延伸阅读

牛车水百年建筑化身KADA创意生活中心 成初创企业新天地
牛车水百年建筑化身KADA创意生活中心 成初创企业新天地
新加坡文化遗产企业计划开放提名 支持传统企业推广品牌
新加坡文化遗产企业计划开放提名 支持传统企业推广品牌

近八成受访者愿意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文化遗产意识调查2024》去年1月至3月展开。这项两年一度的调查共有2018名15岁及以上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参与,就他们对本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兴趣、相关项目的参与度和态度等课题接受访问。受访者采样具有人口代表性。

调查显示,去年,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参与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社区活动项目。

近八成表示愿意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愿意认识自己家族和社群文化,以及有兴趣了解其他族群文化传统的受访者,分别占76%和70%,比率同两年前相近。

此外,多达93%的受访者对本地文化遗产感到骄傲。从个人方面来说,84%受访者同意,更了解和欣赏我国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新加坡的归属感;从社群层面而言,93%受访者认同新加坡人了解本地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比率也同两年前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