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交通管理局突击芽笼一家零售商,查出店家有11起违例事项,并充公六辆电动脚踏车。

活跃通勤工具近年日渐普遍,使用者在路上违规骑行、使用第三方或非原装电池等部件带来安全隐患。为了遏制此情况,当局不时对零售商展开抽查,取缔不合规格的活跃通勤工具。

星期三(4月2日)下午,陆交局对芽笼的一家零售商展开突击行动,在历时数小时的行动中,执法人员逐辆检查店里所有电动脚踏车和个人代步工具。

针对这起突击行动,陆交局星期四(3日)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经检查后,当局查出零售店有11起违例事项,其中包括出售未经注册的电动脚踏车、没有为电动脚踏车安装注册车牌,以及改装电动脚踏车。当局也在行动中充公六辆电动脚踏车,调查工作还在进行中。

陆交局执法人员仔细检查零售商店内的活跃通勤工具,以确认是否符合规定。(陆路交通管理局提供)
陆交局执法人员仔细检查零售商店内的活跃通勤工具,以确认是否符合规定。(陆路交通管理局提供)

陆交局的数据显示,去年有约1000辆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被充公。同一时间,在针对商家的行动中,当局也发现约17起售卖不合规通勤工具的违例事件。

延伸阅读

19辆电动脚踏车和个人代步工具被充公处置
19辆电动脚踏车和个人代步工具被充公处置
滥用行动辅助工具违例案 去年激增超过五倍
滥用行动辅助工具违例案 去年激增超过五倍

陆路交通管理局执法副署长薛健文说,当局严厉看待任何售卖或使用不合规活跃通勤工具的行为。这些不合规的工具,尤其当被改装来提升速度时,会对公众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任何改装也将导致工具的安全认证失效。

当局促请公众切勿改装器材,或使用第三方或非原装部件。公众可上陆交局网站了解更多。

根据相关法令,若使用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会面对最高1万元罚款,或坐牢最长六个月,或两者兼施。重犯者会面对最高2万元罚款,或坐牢最长12个月,或两者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