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面临疲软的背景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预计,新加坡2025年人力资源需求及工资增速,可能进一步趋缓。
金管局星期一(4月28日)发布半年一度的《宏观经济评估》提出上述看法。当局评估,全球贸易环境日益严峻,贸易相关的制造及批发贸易行业,就业疲软程度更显著。
不过,金管局认为,医疗保健等行业人力紧缺,对新加坡人力资源的需求料能保持韧性。所以劳动市场的广泛波动,主要会影响非新加坡居民,这类人力资源在贸易相关行业占多数。
此外,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行业的净就业前景(net employment outlook)高于整体经济。净就业前景指的是计划增员雇主减去计划裁员的雇主比例。
报告指出,从去年第四季起,劳动市场出现趋缓的初步迹象。本地居民失业率、裁员率,以及被安排短工时或临时裁员的工人人数,均较前一季度略有上升,长期失业率则持续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然而,大多数指标仍接近或低于疫前常态,显示劳动力市场整体仍处于供需大致平衡的状态。
失业率未显著提高
不过,报告也指出,如果整体人力需求比预期下降得更快,今年的劳动市场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松动。到目前为止,职缺虽减少,但本地失业率并没有明显上升,这是因为人力需求是在原本就紧张的劳动市场中逐渐放缓。
若人力需求显著下降的话,劳动市场弹性就可能变高,那么当职缺进一步减少时,失业率就会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名义工资增长会趋缓,并限制服务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增幅。金管局预计,服务业劳动力成本增长将持低,对国内成本仅形成温和的压力。
当局评估,渐进式薪金模式(PWM)会支持低收入员工的工资增长,但对经济周期性敏感的行业,仍将面临工资增长趋缓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