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南洋理工大学学生在社交平台Reddit发文说,自己的作业因为三个错误引用,被教授指控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因此被判得零分。
针对这起事件,南大社会科学院发言人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今年4月,学院对三名在作业中引用不存在资料的学生展开调查,三名学生在正式审查过程中有机会陈述自己的情况。最终零分决定已于5月初正式通知学生。
发言人说,这三起案件中,提交的作业中都引用了并不存在的引述、链接或统计数据。其中两名学生承认自己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第三名学生则说,并不清楚自己使用的工具属于Gen AI。“引用不存在的来源会削弱学术写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构成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在这门课中,授课教师已明确禁止在书面作业中使用AI工具,而且在整个学期中多次申明这一禁令。发言人说,学生上课时已被告知,如果使用Gen AI会导致零分。
南大发言人说:“随着AI技术的普及,我们旨在为学生做好应对技术驱动未来的准备。这包括对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采用务实、指导性的使用方式,确保学生能够以生产性、伦理性和批判性方式运用这些技术。”
发言人说,教师有权决定是否允许学生在作业中使用Gen AI工具。在允许使用Gen AI工具的特定作业中,学生仍须完成独立评估、整合并完成最终成果。此外,学生还必须声明阐述作业中使用GenAI的情况。
在社交平台发文的南大生星期一(6月23日)答复早报询问时说,这篇论文在提交企划案时取得了A的成绩,最终论文是在此基础上完善而成,他向校方提供了文档编辑记录等证据自证清白,并尝试向学校多位管理层发邮件,但不是没有得到回复,就是仅让他与大学福利服务处接洽。
他澄清说,被指使用AI的三处引用错误,一处是自己因排序方式不同,错将作者和出处张冠李戴;第二处是援引链接出错,但在提交企划阶段教授并未指出该错误;第三处是因个人疏忽,援引成材料中的一则内容的出处,而非材料本身。
学生:教授直接给零分 没有协商余地
他说:“听证会完全不公平,因为没有探讨其他选项,例如重写论文或者扣我拼写错误的分数,而不是直接给我零分,教授表示没有任何协商余地。”
这名学生说,他一直渴望攻读研究生学位,而这次的指控和处理结果,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个人而言,他希望积极通过调解解决问题,并且在未来,倡导在学校制定一个适用于学校的人工智能框架,改善学生的处境。
本地其他大学对于AI在课业中的应用,也有相关的指导方针。
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言人回复本报询问时指出,为了确保学生能在学习和未来职场中有效运用AI工具,国大允许学生使用AI工具完成作业。对于这类作业,教师须设计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的高阶作业,而非单纯依赖AI输出的答案。如果学生使用了AI工具,只须注明即可。学生将仅根据作业质量接受评估,与是否使用AI无关。
国大发言人同时强调,剽窃是严重的学术违规行为,如果学生将AI生成的作品作为自己的成果提交,且没有进行适当的注明,将构成剽窃并受到纪律处分。
新大:学生可借助AI提高报告质量 但须有使用规范
新加坡管理大学发言人说:“学生现在可借助Gen AI工具快速整合信息,以在深入分析与整合前先获取整体认知。此举有望提升报告质量,体现学生在高阶思维能力上的投入。对于评估方式适合此类情境的教师,鼓励允许使用GenAI工具,但须向学生明确说明使用规范。”
新大通过三种方法来应对Gen AI可能被滥用的情况。首先,指导教师调整评估方式,确保能够超越当前的AI工具能力范围,测试出学生的能力。其次,鼓励教师在适当情况下允许学生使用AI工具,并提供明确的使用准则。同时,使用检测工具来识别潜在的滥用情况,并尽量规避检测工具误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