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接获超过2500起有关电子烟的举报,几乎追平去年全年的3000起。鉴于公众举报对执法成效显著,当局延长举报热线时间,并推出线上平台,方便公众提供线索。

卫科局星期天(7月20日)发文告说,公众在打击电子烟中扮演关键角色,为进一步提升监控与执法力度,当局将加强举报管道。

自下星期一(21日)起,有关电子烟违法行为的举报热线(6684 2036或6684 2037)将延长服务时间,从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9时至下午5时30分,改为每天早上9时至晚上9时。

卫科局也将推出新的线上举报平台(go.gov.sg/reportvape),方便公众提供相关信息。这个平台已启用。

当局说,自去年以来,关于电子烟违法行为的公众举报显著增加。2024年,当局共接获超过3000起举报;单在今年上半年,举报数量则已达2500多起。

延伸阅读

“丧尸烟弹”日益泛滥 政府拟将依托咪酯归类为毒品
“丧尸烟弹”日益泛滥 政府拟将依托咪酯归类为毒品
严厉打击“丧尸”电子烟 公共医疗机构须记录所有相关病例
严厉打击“丧尸”电子烟 公共医疗机构须记录所有相关病例

多则社媒贴文助当局追踪违法者

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有关公众抽电子烟的贴文,当局曾借助这些公众举报作为额外监控途径,加强执法行动。

例如,当局近期通过公众反馈和社媒贴文,成功查获一名涉嫌非法分销电子烟的男子,以及涉及三起电子烟个案的四人。

其中一起案件中,两名16岁少年所持电子烟烟弹经检测含有依托咪酯(etomidate)。另有两名男子因在社交媒体影片中被拍到抽电子烟而被查获。

7月11日,卫科局收到公众举报迅速展开行动,在碧山与乌美地区查获一名涉嫌分销电子烟及零件的21岁男子。执法人员在行动中起获将近3公吨的电子烟产品。这名男子已于7月14日被控上法庭。

5月22日,两名16岁少年于5月18日被拍到,在武吉知马快速公路上的一辆私召车内吸电子烟,司机当场向交警举报。

交警当时在其中一名少年的身上搜出两支电子烟,卫科局后续搜查这名少年的住家,起获54个烟弹及三支电子烟。其中,部分烟弹经检测含有依托咪酯。另一名少年的住所未发现电子烟相关物品,两人正在助查。

24岁男子于4月30日被拍到在森林商业中心(Sim Lim Square)电梯中吸电子烟,相关视频上传至社交媒体。执法人员5月16日在他的住所查获两支电子烟,男子正协助调查。

一名58岁男子在一支5月19日发布于网络的视频中,被拍到坐在路边手持电子烟,视频中可见他无法自行行走,身体剧烈颤抖,需路人搀扶离开马路。

当局5月22日突击男子家中,尽管当局在他的住所未发现电子烟,但他承认吸烟行为,并被处以罚款。

当局强调,知情者在举报时可提供以下详情:涉嫌使用、销售或分销电子烟者的详细信息、可辨识吸电子烟者面部的清晰照片或视频、事件发生地点、日期和时间和任何其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