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首创新技术,用口服激素替代注射激素,显著提升食用鱼的繁殖受精率和鱼苗存活率。
团队星期四(8月14日)在南大举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公开展览会上,呈现研究成果。
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学生事务)吕世财博士分享说,团队利用微囊化递送技术(microencapsulated delivery system),以口服激素的形式,促使食用鱼品种亚洲金目鲈产卵。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口服激素,成功诱导鱼类产卵的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口服激素的鱼受精率达到80.5%,明显比传统注射激素的51%要高。此外,口服激素的鱼苗存活率高达86%,而注射激素的鱼苗存活率为71%。
吕世财说:“传统的注射激素方式,需要技术人员为每条鱼单独注射,人力成本比较高,还会给鱼带来应激,有时甚至造成受伤或死亡。口服的方法无需人工注射,可将激素掺入鱼饲料,或直接投放到水中,简化养殖户的操作流程。”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星期四出席活动的开幕式。他致辞时说,科研人员、工程师发挥技术思维,利用创新能力为各种挑战提供解决方案。这项给鱼口服药剂的技术,能有效提高鱼类的繁殖能力,为我国的食物保障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