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近来频传住宅火患,导因或与活跃通勤工具电池和电源故障有关。政府正考虑进一步加强防火措施,包括采取更严厉的行动,对付不合规的活跃通勤工具使用者和零售商,具体详情日后公布。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吴培铭,星期六(8月30日)在如切民众俱乐部举办的急救员强化计划(Responders Plus Programme,简称RPP)活动场边接受媒体采访。他说,政府甚为关注近期一连串住宅火患,尤其一些火患造成人命伤亡。

根据民防部队的初步调查,这些住宅火患可能由活跃通勤工具电池,以及单位内电源故障导致。活跃通勤工具包括个人代步工具(PMD)、电动脚踏车(PAB)和行动辅助工具(PMA)。

民防部队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活跃通勤工具引发的火患有30起,同比增加两起。

8月13日,惹兰红山组屋恶火夺两命。民防部队的初步调查显示,失火源头可能是放在屋内客厅里个人代步工具的电池组。(取自新加坡民防部队脸书)
8月13日,惹兰红山组屋恶火夺两命。民防部队的初步调查显示,失火源头可能是放在屋内客厅里个人代步工具的电池组。(取自新加坡民防部队脸书)

最近一个月,媒体至少报道三起活跃通勤工具相关的火患;其中一起在8月13日,惹兰红山组屋一对30来岁的情侣葬身火海,火源或来自放在客厅的个人代步工具电池。

延伸阅读

惹兰红山组屋致命火患 窗边呼救情侣送院不治
惹兰红山组屋致命火患 窗边呼救情侣送院不治
大巴窑组屋火患消防立管故障 或因地下消防立管漏水导致
大巴窑组屋火患消防立管故障 或因地下消防立管漏水导致

今年以来已有八人在火患中丧命。去年有五人死于火患,2023年则有三人。

吴培铭说,政府在防火方面已做出不少努力,如2018年以来,要求所有新建、加建与改建的组屋单位,安装家用防火警报器,以及时探测烟雾并发出警报。他也鼓励居民添购这类设备。

此外,市镇理事会也与民防部队合作,清除走廊、公共空间的火患隐患。陆路交通管理局和交通部则规定电动脚踏车与个人代步工具,须登记和通过安全检测。

每两座组屋配置灭火器计划达九成 已有逾5000个灭火器

民防部队发言人透露,当局至今已在全国各地的组屋配置超过5000个灭火器。这项计划自2023年11月开展,每两座组屋配有自动心脏除颤器(AED)的电梯口会配置灭火器,让居民可以第一时间就近取得灭火器灭火。

吴培铭说,截至今年7月,这项配置计划已完成超过90%。“我认为居民知道自家周围最靠近的灭火器在哪里,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居民愿意自行购买灭火器放在家中,我们也强烈鼓励。”

7月29日,大巴窑8巷第229座组屋一个单位失火,火势迅猛导致六名居民和一名消防员送院。后续调查揭露,组屋干式消防立管(dry riser)当时无法正常操作,增加了灭火难度;经查,那可能是地下水管漏水的缘故。

对于现行每年检测一次水压的规定是否该检讨,吴培铭认为当局眼下会沿用现有做法。若数据表明须增加检测,会探讨这种可能性。

吴培铭说:“我们也希望能与公众更紧密合作,让家园防火更安全,减少火患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