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的全国大选中,人民行动党的整体得票率,较2020年大选增加超过四个百分点。最新调查显示,执政党支持度上升,主要由21岁至39岁的年轻群体与低收入选民带动。

根据调查,这两个群体的政治立场,在2025年届大选更趋于保守,倾向维持政治现状。

行动党在5月3日举行的第14届大选中共赢得97个议席中的87席,得票率65.57%,较2020年大选增加超过四个百分点。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星期二公布2025年大选后调查结果,聚焦“影响投票的因素”,以及“保守派”(Conservative)、“多元派”(Pluralist)与“摇摆选民”(swing)的分布及历届大选的变化。

根据研究团队的定义,保守派泛指支持现有政治现状;多元派则希望更多反对党与不同声音进入国会;摇摆选民则态度不一、立场不明确。

延伸阅读

受访新加坡人:PAP和WP可信度不相上下
受访新加坡人:PAP和WP可信度不相上下

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新加坡选民的政治态度较2020年更趋分化。摇摆群体比率,从59%降至48%;保守派从19%上升到25%;多元派从22%升至27%。

其中,21岁至29岁的保守派比率,从2020年的13.3%,上升到2025年的27.8%;30岁至39岁也从15.0%升至25.7%,均出现明显上扬。

从收入层来看,低收入群体的保守派,比例从21.0%增至34.2%,中低收入群体则从20.8%升至28.9%。

这些数据表明,年轻人和低收入者在政治态度上更倾向维持现状,成为推动保守派整体占比上升的关键力量。

相对的,40岁及以上的中年与年长群体,则有更多人进入多元派阵营,尤其是55岁至64岁群体,比率从上届大选的18.6%,显著上升至31.1%。

新移民的政治态度也出现变化。与2020年相比,新移民“摇摆群体”比率,从61.8%骤降至43.0%,显示更多人分化到保守与多元两端。

其中,多元派由13.8%上升到28.9%,略高于保守派,这意味着新移民群体在融入本地环境时,既追求政治稳定,也展现对政治多元的需求。这一趋势也逐渐与土生土长选民的态度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