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准证持有者和外籍帮佣等非居民人数在过去一年增加,截至今年6月,我国总人口增至611万人,同比增加1.2%,但增幅低于去年同期的2%。

令人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步伐加速,年龄65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的比率,从2015年的13.1%增至2025年的20.7%。80岁及以上的公民人数同期也增加了60%。

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在星期一(9月29日)发布的《2025年人口简报》指出,2020年至2025年,总人口年比增长率为1.5%,高于前五年(2015年至2020年)的0.5%;总人口增加主要来自非居民,尤其是支持组屋、樟宜机场第五大搭客大厦等基础建设的建筑业工作准证持有者,以及外籍帮佣。

非居民人数整体增加2.7%,从去年6月的186万增至今年6月的191万人。公民人数则从去年6月的364万增至今年6月的366万名人,增幅为0.7%。永久居民人数维持在54万人。我国总人口去年首次突破600万,截至去年6月达约604万人。

报告指出,我国继续以稳定和可控步伐引进新公民。去年,2万2766人获得公民权,3万5264人获永久居留权。最近五年,每年平均有2万1300人获公民权,以及3万3000人获永久居留权,比之前的五年略高。2015年至2019年,年均2万零500人获公民权,3万1700人获永久居留权。

延伸阅读

王乙康:低生育率难用婴儿花红扭转 须靠亲家庭政策与社会观念转变
王乙康:低生育率难用婴儿花红扭转 须靠亲家庭政策与社会观念转变
年满65岁独居者去年达8万7200人 比前年增11.6%
年满65岁独居者去年达8万7200人 比前年增11.6%

公民婚姻减少 新生儿略增

根据人口简报,公民婚姻总数在去年达2万2955起,比2023年的2万4355起少5.7%,但仍比2019年冠病疫情前的2万2165起多。

公民新生儿则有所增加,去年出生的公民达2万9237人,比2023年的2万8877人多1.2%。但低生育率的情况未扭转,居民整体生育率维持在0.97的低水平,与2023年相同。

未生育或少子女的家庭也有所增加。从2004年至2024年,已婚的40岁至49岁女性公民中,没生育的比率从6.7%增至14.4%;只有一名孩子的比率则从15.9%增至22.8%。同期相比,育有至少三名孩子的女性比率从34.5%大幅下滑至20.6%。

国家人口及人才署在报告中指出,结婚生子是很个人的决定。除了不断变化的社会规范和个人的生活重心,婚姻和生育决定也取决于育儿开销、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能力以及个人对称职家长的要求等因素。不过,根据调查,新加坡人大致上仍希望组织家庭,政府会继续加强支援,支持国人结婚生子,包括最近推出的多子女家庭计划。

我国人口也持续老龄化,大批“婴儿潮一代”已步入65岁以上的年龄段。65岁及以上新加坡公民的比率,从2015年的13.1%增至2025年的20.7%。

80岁及以上的公民人数,从2015年的9万1000人增至今年的14万5000人,增幅达60%。到了2030年,约四分之一(23.9%)公民将是6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