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强劲的需求增长,新订单持续流入且商业信心明显改善,我国私营经济商业环境9月显著回温。但分析指出,潜在的成本压力也开始浮现,须警惕后续价格增速过快。
标普全球(S&P Global)星期五(10月3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9月私营经济领域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大幅上升,从8月的51.2增至56.4,扩张速度创近一年新高,也是连续第八个月高于50。
PMI指数低于50意味着经济活动处于萎缩,高于50则是扩张。
报告指出,我国9月新订单与商业活动的增速都达到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需求改善与营销力度加大,带动销售额加速提升。
此外,新业务的流入同时带动就业、采购活动与库存等恢复增长,供应链与产能压力也由此升高。其中,为应对需求量上升,我国一些在8月裁员的私营企业,到9月开始恢复招聘,也带动就业增长。
报告说,增加招聘未能显著缓解产能压力,9月积压订单量增速达到近一年最快水平,采购库存因此出现今年5月以来的首次上升。这是由于供应商订单积压过多,导致交货周期明显拉长,部分企业加大采购量以作为安全库存(safety stock)。
价格方面,由于采购价格和薪金双双上涨,9月整体投入成本继续上扬,投入价格通胀率创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截至第三季末,投入成本和产出价格的通胀幅度都高于平均水平。
报告指出,企业强调投入材料、水电费和薪资成本上升,是投入成本增多的主要原因。一些企业选择将成本部分转移至客户,也让销售价格有所上扬。
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副主任潘婧怡说,尽管美国的对等关税导致8月份经济增速放缓,但需求增长出现反弹,新加坡私营经济在第三季末大幅扩张。
“新增业务不仅推动经济活动升温,也让就业、采购和库存等指标出现恢复性增长。积压订单和未来产出指数等前瞻性数据,也显示第四季经济有望继续增长。但要密切关注,9月价格压力同样明显加剧,需防止成本压力给销售带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