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医与西医的医疗护理方式日益普及,陈笃生医院与南洋理工大学将通过一个结合中西医的预防与康复计划,在临床、教学和研发三大方面展开合作,包括首批南大中医学士学位课程学生,将在2027年到医院实习13个星期。
卫生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星期四(10月9日)在新加坡卫生与生物医学大会上,宣布隶属国立健保集团的陈笃生医院与南洋理工大学的合作计划。
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推动旨在提升患者护理水平,以及促进中西医交流的“中西合愈计划”(Prevention Care and Recovery through Integrative Medicine,简称PRIME)。
根据新计划,首批约25名南大中医学士课程学生,将在大四那年即2027年,到陈笃生医院综合医疗护理中心(TTSH Integrated Care Hub) 进行西医实习,平均每周三个小时,长达13个星期。
实习期间,学生将有机会向西医和综合医学针灸中心的医护人员,学习如何中西合璧,照顾接受西医治疗,但也有在针灸的病患。教学合作也可让这批未来的中医师,更了解和融入本地医疗体系。
南大是在去年开办四年制中医学士学位课程,首批学生目前念大二。这是首个由本地大学独立颁发文凭,也获卫生部中医管理委员会认证的课程。
南大中医学士学位课程主任、南大中医诊所主任钟丽丹副教授说,南大致力于培养新一代,具备基本西医知识的医师。与医院的合作,可更好地培养学生,推动本地综合医学发展。
中西合愈计划也可让陈笃生医院的临床医生和南大中医师,相互交流知识和专业技能。双方也将探讨中医可如何辅助疼痛管理、缓解症状、康复方面的治疗。
在研发方面,双方也会进行临床实验与研究,共同研发在中医和综合医学治疗方面的循证(evidence-based)做法。
许宝琨:合作将满足综合护理实践需求
许宝琨致辞时说,这次合作将使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技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综合护理实践需求。
过去两年,陈笃生医院综合医学针灸中心,平均每年接待近2万名门诊病患,提供包括针灸、拔罐、热疗等服务。中心也可为住院病患提供针灸服务,但一般由主治医生建议,再由中心以个案方式评估,决定患者状况是否适合针灸。
陈笃生医院综合医学针灸中心主任兼内科部门高级顾问医生柯德裕说,中医已证明有其功效,包括针灸有助缓解疼痛。
“将中医融入现代医疗,需要寻找合适方法,并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结合南大的研究实力,我们的目标是发掘更多证据,证明中医理念可以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护理的潜力。”
2022年全国人口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每五个本地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每年都会使用中医服务,其中近40%的人,会结合中西医以治疗同一个病症。
国立健保集团和DFI零售集团签合作协议
另一方面,国立健保集团也和DFI零售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准备长期合作,加强预防保健、改善日常健康和保健解决方案的可及性。
双方预计最快在明年,推出迎合本地人口保健需求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国立健保集团是三大公共医疗集群之一,负责中、北部地区150万名居民的医疗需求。这次合作也是本地首个公共医疗集群和零售企业合作。
此外,随着本地医疗体系需求日益增长和复杂,国立健保集团也在大会上,宣布推出医疗保健创新中心医疗创新价值学院。
新成立的学院,将通过结构化培训、项目指导和实用工具包,为医疗人员提供知识和技能,以领导和实施基于价值的创新护理,在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资源的同时,也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