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仍准备不足,多达四分之三难以开启相关进程,主要囿于资金、技能和时间等限制。同时,超过70%中小企业尚未获得任何形式的政府援助或支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旗下综合数码平台Gprnt与普华永道(PwC)星期三(11月12日)联合发布首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晴雨表”报告,指出以上情形。

这份新研究调查了来自19个行业的560多家企业,旨在了解新加坡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准备情况,探讨企业在绿色转型中面临的挑战,并就如何应对相应限制等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过半受访企业认为当下运营利润微薄且业务需求紧迫,难以证明投入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有40%企业表示时间和资源有限,加之地缘政治日趋紧张且经济压力逐日增加,他们难有精力去了解相关项目。

此外,四分之三企业缺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计划的技术或知识;同时,虽然在可持续发展上,目前政府已推出多种支持计划,仍有超过70%的中小企业并未获得任何形式的政府援助或支持。

延伸阅读

本地42家中小企业完成脱碳培训 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本地42家中小企业完成脱碳培训 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企发局推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资讯站
企发局推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资讯站

这显示,中小企业在了解和获得政府相关支持计划时仍有挑战。这也凸显了在帮助中小企业开启可持续发展时,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企业合作的必要。

新加坡气候行动大使孟文能(Ravi Menon)指出,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环境可持续性将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供应链和消费者已经开始考虑那些展现出气候行动的企业,这种趋势还会延续下去。绿色转型绝不是仅为了合规,而是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并增强韧性。”

Gprnt执行总裁黄卓鸿说,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晴雨表呼吁加强公私合作,鼓励企业领导者在采购决策考量环境因素,从而推动整体供应链的积极变革:“中小企业须将脱碳视为一项投资,通过节约能源开支来降低成本,满足市场对可持续产品/服务的需求,从而拓展新业务。”

这份研究也得到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和新加坡可持续发展联盟(Sustainability Alliance)的支持。可持续发展联盟是在去年10月10日,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新加坡持续能源协会,以及新加坡科技工商协会(SGTech)共同成立并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