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渊沧:会馆新角色

(档案照)
(档案照)

字体大小:

数年前,福建会馆开始主办福建文化节,今年已经是第6届,从传媒的报道得知每一次的文化节都是成功的,特别是福建美食节更吸引了许多人。

100多年前,数十年前,宗乡会馆的存在是照顾同宗同乡,新移民来到新加坡,人地生疏,会馆成了这些人的落实脚处,也是临时宿舍,新加坡独立以后的前一段日子,新移民基本上没有了,于是,宗乡会馆不得不求变,上个世纪的80年代,我有幸也曾见证宗乡会馆的求变过程,并参予其中,全国宗乡总会也是在那个时候成立的,30多年前,不断地改革,还渐成了新加坡特色文化活动的主要主办单位,每年的春到河畔已成了本地人过年的重要活动,与人协主办的粧艺大游行齐名了。

过去数十年,我算是周游列国,到过许许多多的国家,不少国家的旅游就是靠活动撑起的。西班牙有一个小镇,平日只有数万人口,但是,每年到了7月奔牛节,迎来了100万旅客;德国幕尼黑的啤酒节,巴西的佳年华会,还有,日本大大小小的城市每年都有一些当地的祭典,也成了吸引无数旅客的活动,这些祭典本来是宗教活动,渐渐地,成了文化旅游式的庆典,也就吸引了大量旅客。

科技发达,人类的生产力提高,于是全世界都趋向减少每个人每星期的上班时间,一个星期上班5天已是非常普遍,中国还发明了连放7天假的黄金周,目的就是鼓励发展旅游业。因此,我认为新加坡的宗乡会馆也的确有条件搞一些娱人娱己的旅游活动,一方面是自己的庆典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吸引旅客,推动经济。

记得1997年,我在香港与一群住在香港的南洋大学校友们主办了一次全球南洋大学校友联合欢会,吸引了700名世界各地的南洋大学校友飞到香港参加那一次的活动,香港旅游局还为了此事发了一张奖状嘉许我的工作,委任我为旅游大使。新加坡旅游局也应该和新加坡许许多多的宗乡会馆联络,提供意见,支持宗乡会馆主办一些能吸引旅客的文化活动,福建文化节肯定是能吸引旅客的,此外,一些地方特色的亲属也不一定要在音乐厅主办,而是可以走向群众,免费向公众表演。曾经有一次,我欣赏过香港一次免费的露天香港交响乐团的表演,现场人山人海,至少2万人,谁说交响乐曲高和寡?

当然,我并不主张宗乡会馆的活动以搞旅游为主,宗乡会馆依然应该以文化活动为主要的活动,旅游是副产品,搞文化活动的同时如果做得到的话,希望能邀请到其他种族的人参与,比方说:请马来同胞吃月饼,当然是没有猪油的特制月饼。

(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