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发:邻里‘邻离’?

字体大小:

晚餐时间

在我爷爷和父亲的那个年代,踏入社会工作或做生意时,若知道同事、生意伙伴或顾客是来自同一个甘榜或乡下,大多都会有亲切感而愿意互相照应。

这种因地缘相邻而构成互动的关系,若用大家都熟悉的语言来说明,可视为“甘榜精神”。

可是,在社会与居住环境的发展过程中,“甘榜”也大多变成了组屋和公寓,同乡或乡里也成了邻里。

“邻里”,虽在词语概念里意指同一乡里的人,邻里关系理应延续活出“甘榜精神”;但这个年代如果你知道坐在你对面、和你聊天的对方是你的邻里,总觉得彼此与同乡和甘榜扯不上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疏离。

这种疏离,与越来越多人出门一把锁、进家关起门、邻里少往来,也怕和陌生人讲话有关。

邻里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一旦发生状况或误解,互相体谅的较少,相互埋怨的居多,甚至演变成邻里纠纷。

恐说太多惹祸上身

近两周翻开报纸,不乏看见纠缠多年的邻里纠纷,像在义顺环路第112座组屋出现怪阿嫂,两年来多次骚扰邻居,泼油、敲地、扔垃圾等,有邻居被骚扰到要找来木板筑起一道门;像在淡滨尼34街第367A座组屋的住户门口地板天天被同一层楼的大叔吐浓痰等。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周前我走访义顺环路第112座组屋,访问该区居民谈及这起邻里纠纷时,大部分居民都拒绝受访,一些居民担心说太多会惹祸上身,另一些则抱着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的态度。

当时有受影响的居民曾向我吐苦水说道,如果被怪阿嫂骚扰的多个住户,能更早联合起来向有关当局反映,或有更多居民帮助调解和辅导,这起纠纷或需不会拖上两年。

其实华人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和谐的邻里关系,睦邻友好、以和为贵、远亲不如近邻等,这些词语恰恰反映了前人对邻里关系的看重。

邻里只需多走一步

三年前曾访问一名在2011年获颁“全国好邻居奖”的杨婆婆,那些年她为了帮忙行动不便的邻居买菜和日用品,有时一天跑五六趟巴刹;下雨时,她还会到车站为年迈邻居撑伞;她也常自掏腰包,陪患病的邻居搭德士到医院复诊。

当时她受访不畏言说,这几年想帮邻居也未必帮得了,因为组屋搬来许多年轻人,他们很少跟人打招呼,也不知道对方需不需要她帮忙。

对啊,这个年代就算古道热肠,也担心热脸贴冷屁股。其实要解决杨婆婆的顾虑很简单,邻里只需相互多走一步,多说一句话,就是好的开始。

(作者是《联合晚报》记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