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部需求受影响以及面对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我国制造业在9月份恢复扩张,扭转连续六个月的萎缩。电子业则仍处于萎缩状态,但萎缩速度继续放缓。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SIPMM)星期二(10月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从8月的49.9,上升0.2至50.1。9月份电子业PMI上升0.3至49.8,已连续14个月处于萎缩状态。
PMI在50以上意味着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50以下则反映萎缩。
报告指出,9月制造业PMI上升,主要是因为新订单与库存的萎缩步伐放缓,新出口与就业恢复扩张,以及工厂产出扩张加速。制造业的整体就业在连续七个月萎缩后恢复扩张。
电子业的萎缩速度继续放缓,原因是新订单、新出口、工厂产出、库存和就业的萎缩速度放慢。
傅慧玲:尽管面对外部需求挑战 本地制造业仍具韧性
新加坡采购与物流管理学院副总裁傅慧玲说,尽管电子业持续萎缩,整体制造业在第三季末小幅扩张。最新的PMI指数表明,尽管面对一些外部需求受影响的挑战,以及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存在,新加坡制造业仍具韧性。
马来亚银行经济师李顺荣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PMI数据改善可能表明,在乐观情绪增强以及需求逐步复苏的情况下,企业对提高产量变得更有信心。制造业的产出连续两个月扩张,新出口指数过去一年来首次回到50的扩张水平。
华侨银行首席经济师林秀心说:“在交通工程的支撑下,制造业未来几个月应该会趋稳。虽然电子业的表现落后,但积压订单指数表明供需在缓慢地趋于平衡。”
她指出,电子业的积压订单指数连续四个月上升,在9月份达到50.5,意味着全球需求状况在逐渐缓慢地回稳。
大华银行副经济师许俊杰受访时说:“尽管9月整体PMI和部分指数的扩张表现令我们振奋,鉴于外部需求疲弱,制造业的逆风还在,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今年底。”而高利率环境造成金融状况紧缩会加剧这个情况。
他也对电子业下行周期已经见底的说法有所保留,虽然9月份电子业PMI改善,这是因为这个领域仍处于萎缩状态,但整体制造业和电子业的积压订单改善是需求复苏的迹象。
另一方面,制造业和电子业的供应商交货指数在9月份下滑,分别达到49.5和49.8。电子产品的供应商交付在连续14个月扩张后首次出现萎缩。
林秀心认为,制造业的供应商交货指数下滑,可能是因为供应链问题、地缘政治或需求增加,导致供应商难以应付订单。至于电子业,半导体领域面对的地缘政治局势可能是导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