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00常任独董今年内换血 专家:保留体制知识是关键

去年有650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董事会成员超过4000名,而独立董事则超过2200名,其中462名,或20.9%的独立董事已达到九年的最长允许任期。(档案照片)
去年有650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董事会成员超过4000名,而独立董事则超过2200名,其中462名,或20.9%的独立董事已达到九年的最长允许任期。(档案照片)

字体大小:

近21%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今年因任职超过九年而需要撤换,加上条例规定首次任职上市公司董事者必须完成规定课程,对有多名董事在同一时间被撤换的公司来说,或会影响到董事会的效率。

新加坡董事协会(SID)发布的2023年新加坡上市公司董事调查报告披露,去年有650家公司在新加坡上市,董事会成员超过4000名,而独立董事则超过2200名,其中462名,或20.9%的独立董事已达到九年的最长允许任期。

去年初,新加坡交易所监管公司(SGX RegCo)宣布取消通过“两级投票制” (two-tier voting system) 留任超过九年的独立董事。这意味任期超过九年的独董,不能在今年的股东大会再寻求股东同意续任。

报告也发现,在董事会任期超过九年的董事,占整体董事人数近32%,上市较久的公司任期长的董事占37%,上市资历浅的企业则相对少,占15.5%。这些董事必须在今年转任非独立非执行董事、退休或辞职。

专家:许多董事会未为独立董事制定接班计划

研究企业治理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润田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许多董事会并没有为独立董事制定接班计划。他引述毕马威(KPMG)的调查说,70%长期服务董事席位都通过两级投票制连任。

麦润田说,虽然上市公司在2012年就知道任期长的董事必须更替,直到2022年推出两级投票制,再到去年取消该制度,仍看到一些公司出现独立董事同时离任的情况。

他说:“这会削弱董事会监督管理和运作的效率,因为新晋独立董事欠缺体制知识。”

麦润田也指出,有些公司无意更新董事会,只是尝试将独董转为非独立董事, 例如CSE环球尝试将担任27年的独立主席,转为非独立董事而遭到股东否决。

超过上限独董可留任非独立董事 为公司提供咨询和稳定性

CSE环球董事会告诉《联合早报》,公司一直都有准备接班计划,因此当前主席林明祥未获重新任命后,过渡交接仍然顺利。

CSE环球董事会认为,独董的九年任期上限,有助于为董事会注入新的观点和想法。超过任期上限的独董可以选择留任非独立董事,继续为公司提供咨询和稳定性。

一名不愿具名的独立董事在受访时说,他就是接替已达到九年上限的独董。原来的董事准备卸下职务,但在公司游说下转任非独立非执行董事,担心的就是失去体制知识,影响公司下来的发展布局。

他认为,在过渡期间有经验的董事协助新董事掌握公司运营、传下体制知识非常重要。

“一个新人的挑战就是要快速了解公司的业务、与公司上下建立关系。新董事必须花更多时间在就职培训上,而公司是否有完善的培训计划是关键。”

对于一些公司来说,董事转任非独立非执行职务会面对董事会独立董事比率的挑战。上市公司规定董事会必须有最少两名独董,在特定情况下,董事会独董必须占多数。

新交所监管公司今年2月1日起,规定所有没有上市公司董事经验的个人,必须完成强制性的培训计划,若是首次担任房地产信托(REIT)的董事,还必须经过另一个相关的培训。

面对400多名董事必须在今年更替的情况,新加坡董事协会首席执行官郭俊豪不认为会出现找不到替代董事的情况,因为新手董事有一年的时间完成强制性课程,而协会也提供董事配对服务。

郭俊豪受访时说:“我们开办的相关课程的参与人数至少增加了50%。除了首次当董事者以外,也有希望加入董事会而提前做准备者,因此董事供应不会短缺。”

他也指出,九年董事上限的规定并不是昨天才公布,行之有效的董事会应该都已经准备就绪,制定了良好的接班计划。同时,董事会的提名委员会也应该确保公司体制知识获得传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