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众化私宅价格近期走高,部分地段投标价甚至高于高档私宅地段,未来销售尺价预测高达2800元,直追乌节路高档公寓。这不仅打破房地产细分市场价位的既定印象,也引发大众化私宅价格不再大众化的担忧。
受访分析师认为,虽然各个细分市场的私宅价位趋向模糊,不少大众化私宅价格已“媲美”高档私宅,但大体上大众化私宅仍低于高档私宅,依旧能满足大部分买家的私宅需求。
房地产市场向来以核心中央区(CCR)代表高档私宅,其他中央区(RCR)代表中档私宅,以及中央区以外(OCR)代表大众化私宅来细分。这样的定义促使买家对各地区私宅价格有所预期,即核心中央区最贵,中央区以外最便宜,也构成发展商标地出价时的考量。
但从最近的新私宅项目定价和地段投标价来看,这个预期不一定总是正确。
博纳产业(PropNex)提供给《联合早报》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6日,位于核心中央区乌节路的首福(The Collective at One Sophia),平均每平方英尺价为2745元,与中央区以外的鑫丰瑞府(Chuan Park)2589元的平均尺价,只有5.7%的差距。首福甚至比其他中央区的誉岭峰(Union Square Residences)3171元尺价还低。
就标地情况而言,最近几幅中央区以外的大众化私宅地段屡创新高,也意味着下来大众化私宅价格会继续高涨,甚至可能比高档私宅还贵。
例如上月招标截止的碧湾路(Bayshore Road)地段,最高出价为容积率每平方英尺1388元,创下大众化私宅地段投标价的最高纪录。
这个尺价比荷兰通道和里峇峇利埔(River Valley Green)A地段这两幅高档私宅地段来得高,它们的得标价分别为容积率每平方英尺价1285元和1325元。
有分析师预测,届时碧湾路推出的新私宅,销售尺价将介于2600元至2800元。
对此,博纳产业研究与内容主管黄秀莹受访时说:“大众化私宅大体上继续满足买家的私宅需求。虽然一些项目尺价高于中档私宅,但仍低于高档私宅。”
她进一步说明,一些大众化私宅,如鑫丰瑞府和金文泰逸泰·雅居(ELTA)价格坚挺,是因为它们靠近地铁站、学校和各项设施,也因为这些地区内久无新项目推出,形成积压需求。
世邦魏理仕(CBRE)东南亚研究部主管宋明蔚指出,大众化私宅价格近期直追高档私宅,是由于几轮针对投资者和海外买家的降温措施,导致高档私宅价格增长相对缓慢,因为这两个群体是高档私宅的主要买家。
高档和大众化私宅价格收窄 引起买家关注
谈及下来各地区私宅价格走势,宋明蔚说:“短期内,我们或许仍会看到中央区以外,更具吸引力的大众化地段出现投标价走高的相同情形,但次数有限。”
她也认为,随着高档和大众化私宅价格持续收窄,越来越多买家会发现高档私宅价值,进而提高对它们的兴趣及需求。
黄秀莹则说,新私宅市场近期情绪升温、销售走强,或促使发展商更有信心标地。虽然地段所在的细分市场会对其标价有影响,但最终仍取决于地点特性、附近设施和需求等因素,而非地段是否位于核心中央区或中央区以外。
另一方面,大亨房地产网站(MOGUL.sg)首席研究师麦俊荣建议,当前新大众化私宅价格走高,购买转售私宅或许更物有所值。
他以今年首季的交易情况为例,面积介于969平方英尺至1292平方英尺的新大众化私宅,中位数尺价达2415元,同样面积的转售高档私宅尺价却仅2220元。如果是转售的大众化私宅,它的尺价更只达1445元,差距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