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笼罩在关税战不确定性中,新加坡股市反而成了避风港。分析师认为,在全球市场适应新世界秩序的当儿,专注新加坡市场的房地产投资信托、房地产发展商、工业生产与服务、消费和保健医疗股,最有可能得利。
美国于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的“解放日”后,新加坡股市一度一天下跌将近7.5%,并在短短五个交易日下跌超过14%,跌破3400点。
海指已收复逾八成失地
过去两周,海峡时报指数已收复大部分失地,星期二(4月29日)收报3805.18点,从闭市最低点回弹约12%。
马来亚银行证券研究主管迪兰(Thilan Wickramasinghe)在一份分析报告中说:“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新加坡可能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低基准关税、建筑业和预算案带动的内需,再加上政府有财政盈余,能够在必要时推出刺激措施,这些都将在市场适应新世界秩序的过程中,提供一些缓冲。”
迪兰指出,今年截至2月,已颁发的建筑业合同比去年同期大增58%,公共和私人领域的项目众多,包括组屋和大型项目如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综合度假胜地扩建,以及大士港口(Tuas Port)的建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此外,政府累积的财政盈余高达143亿元,迪兰认为,政府如要为国人提供额外援助措施,无须动用储备金。他举例,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期间,我国政府推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7.6%的刺激方案,另外借助储备金,额外提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1.5%的援助配套。冠病大流行期间,两者增加至14.4%和8%。
迪兰认为,上述因素都有助支撑本地上市公司的盈利。
房地产公司和REIT受青睐
如果以市值超过4亿元、营收50%以上来自新加坡市场作为首要筛选条件,加上中国和东南亚市场也有营收作为次要条件,迪兰发现,半数以上或53%是房地产公司和房地产投资信托。
符合首要条件的公司,可以从政府的刺激方案获益,次要条件则是有可能因供应链转移而受惠。
在不同领域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中,零售和工业信托相对抗跌,例如投资组合以本地商场为主的凯德综合商业信托(CICT)和星狮地产信托(FCT)。
房地产开发、建筑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如万国公司(Bukit Sembawang)、BRC亚洲(BRC Asia)及永泰控股(Wing Tai Holdings),受惠于今年来蓬勃的建筑活动。
已签下长期合同并拥有大量订单的工业生产与服务和公用事业股,如胜科工业(Sembcorp Industries),以及满足本地内需市场的交通、消费和医疗保健股,如昇菘集团(Sheng Siong)、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及莱佛士医疗集团(Raffles Medical),都出现在迪兰的名单上。
股息收益率6%具有吸引力
辉立证券研究主管周冠龙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新加坡股市的股息收益率接近6%,相当具有吸引力。加上新元维持升值、整体股市的本益比只有12倍,估值相对低,经济也稳定,都是新加坡股市的优势。”
建筑、建筑材料、房地产发展商、电力、大宗商品和国防领域相关板块,都是周冠龙现阶段看好的。
如果贸易战降温,最直接受到国际贸易冲击的板块,如电子业将出现回弹。但周冠龙认为:“即使贸易战降温,新加坡股市的股息收益率,依然可以吸引到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