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加坡在东南亚各经济体中面对的美国关税水平最低,仅10%,但新加坡经济结构对出口高度依赖,反而使其成为最容易受美国需求放缓冲击的经济体。
新加坡超过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对美直接或间接出口相关,整体出口更是占GDP的124%,受半导体和电子周期波动影响尤深。这种高度的外需曝险,使我国在中美贸易不确定性的加剧下,尤为脆弱。
我国下半年出口动能或显著减弱
英格兰及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星期四(6月12日)与咨询公司Asia Decoded合作发布第二季区域展望报告。
报告预计,我国今年下半年出口动能或显著减弱,全年经济增速料从去年的4.4%,降至1.8%。尽管新加坡第一季GDP按季收缩0.6%,技术性衰退,即连续两个季度GDP出现按季收缩的风险已缓解。
Asia Decoded董事兼首席经济师凯希尔(Priyanka Kishore)解释说,新加坡4月货品出口在“抢运”推动下同比跃升25%。所谓“抢运”,指的是美国为关税措施按下90天“暂停键”期间,美国不少零售商提前备货的现象。
随着前期的出货高峰回落,以及对美订单趋缓,未来数月出口增长动能将面临回调。
通胀方面,新加坡全年核心通胀均值预计低于1%,为货币政策继续放松提供空间。报告预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或将在7月,把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坡度进一步调低至零。
区域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样面对挑战,尤其是马来西亚,其超过4%的GDP与美国需求相关。
在“抢运”效应支撑下,马来西亚4月出口同比跃升26%,但全年GDP增长预计从去年的5.1%,放缓至4.3%。报告指出,随着新关税逐渐导入价格体系,马来西亚出口将承压。
报告同时警示,中国经济复苏力道减弱,将进一步加剧区域不确定性。
中国第一季GDP增5.4%,第二季仍可维持在5%左右,但全年增长预测由去年的5%下调至4.4%。当地楼市低迷与就业压力交织,已限制消费与私人投资回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