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新私宅销售虽呈疲弱态势,连续三个月趋缓,核心中央区(CCR)的豪宅交易却显示反弹,创下近两年来新高。

根据橙易集团(OrangeTee Group)的数据,买家对超级豪宅依然有浓厚兴趣。今年5月共有三宗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的非有地私宅交易。售价介于500万至1000万元的新豪宅交易量也回升,共有九宗豪宅交易,显著高于4月的两宗交易。

此外,今年首季豪宅成交总额达13亿7000万元,较之前一季的9亿5000万元,增加了44.6%,为2023年第一季来的近两年高点。超级豪华公寓交易量也达到最高水平,显示高净值投资者对房地产避险功能的兴趣升温。

橙易集团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在《2025年第一季豪宅市场报告》中说,美国贸易政策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存在,加上豪宅一直以来被视为“避险资产”,可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市。

超级豪宅交易量回升至疫情后高点

市区重建局上周数据显示,受到楼市近期无大型项目登场和外部地缘政治局势升温影响,5月份新私宅销量环比下跌五成,并且是连续第三个月趋缓。

延伸阅读

无大型项目登场 5月份新私宅销量环比跌52.9%
无大型项目登场 5月份新私宅销量环比跌52.9%
去年下半年有地豪宅交易额增两成至10.2亿元
去年下半年有地豪宅交易额增两成至10.2亿元

不过在豪宅市场方面,5月份仍有不少瞩目的豪宅交易,其中最贵的一宗交易来自乌节路的21 Anderson,有一个面积达4489平方英尺的单位以2400万元成交。

其他豪宅交易还包括32 Gilstead、华登嘉苑(Watten House)、康宁河湾(CanningHill Piers)、Aurea和顶丽峰(Terra Hill)等项目。

橙易集团报告指出,超级豪宅市场(售价逾1000万新元)第一季涨势强劲,共17个单位成交,与2023年第二季一样为最高水平。其中六个来自新项目。

售价逾500万元的豪宅则达143宗,较去年第四季的100宗,增长43%。其中88宗为非有地私宅,55宗为有地住宅,均较前一季明显上升。 

投资需求受支撑 料下半年市场续稳

相比之下,优质洋房(GCB)交易量在第一季显著放缓,仅有两宗成交,远低于前两季的七至12宗。不过,优质洋房尺价仍维持高位,包括一个位于格洛园(Gallop Park)的洋房以尺价3557元成交。

谈到本地豪宅市场前景,孙燕清说,利率过去数月有所回落,贷款负担减轻,加上预期下半年有更多新项目推出,市场料将继续吸引买家关注。

特别是供给稀缺、受自住需求支持的有地豪宅,在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波动相对较小,具备一定资本保值能力,料将继续受到寻求长期稳健配置的投资者青睐。

整体而言,孙燕清认为,得益于新加坡稳定的政治局势,预计今年豪宅市场维持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