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站:确保所有人的粮食安全

字体大小:

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10月10日刊登的姚其骝读者投函《回忆新加坡养猪业》:

我们同意文中对养猪业的回顾。

1984年3月,时任副总理吴庆瑞宣布新加坡逐步停止养猪业。他指出了继续养猪的巨大环境和经济成本。

在本地养猪消耗了宝贵的土地、水和能源资源。从长远来看,进口猪不仅对新加坡是经济的,而且还可能加强与供应国的关系。从那时起,新加坡的猪肉进口来源就开始多元化,去年有超过20个活跃来源。生猪是从印度尼西亚和砂拉越等地进口的,而冷藏或冷冻猪肉则来自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为了加强我们的粮食安全,新加坡将继续多元化进口来源。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进口来源多元化策略让我们获益。然而,由于我们90%以上的食品是进口的,很容易受到疾病暴发、气候变化和冠病等全球流行病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食品供应中断的影响。

除了进口来源多样化外,新加坡食品局还通过其他策略来确保本地的食品供应,例如本地化种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2019年设定了“30·30”愿景,以建立本地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目标是到2030年能满足我们30%的营养需求。我们不仅要以富有生产力的方式实现这一点,还要同时做到资源优化,以及在气候应对上是有韧性和可持续的。

我们寻求消费者支持本地农民,并购买本地农产品,因为它们安全、新鲜且保质期更长,能让新加坡建立一个更有弹性与适应性的食品未来。在食品供应链中断的时候,我们鼓励消费者在饮食中,对替代食物来源持开放态度。

(新加坡食品局 联合政策与规划署 署长 俞成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