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子新枚独赴天津大学,在上海的丰子恺先生写起了家书。文革发生,父子相隔两地十几年,数百封家书抵万金,琐细而温情,相互抚慰。手捧细读丰子恺(1898-1975)孙子丰羽赠书《丰子恺家书》(2020,三联书店,简称《家书》),突然想起了当年在英国读书,父亲也写过家书。

《家书》是丰子恺书信首次集结出版,收录1959至1975年写给新枚的180封信(另15封写给其他家人),真情流露,嘱咐儿子不用节省开支,小心处理药品,知道儿子会洗衣服、还把皮箱锁上,很是欣慰,不时流露老父寂寞心——“客堂里的钢琴也在等你归来。你离去之后,这钢琴没有一个人弹。”

父子信不止于家庭琐事(如孙子“小羽”出世),多谈交流文艺与创作。丰子恺既夸赞新枚“诗兴好”,亦不乏严厉叮咛,比如“只是你至今还未背诵出《伊吕波歌》……,务必背诵来”;“你以前摹仿我的字。我是以《月仪》为基础的,所以你必须练《月仪》”;“你写字太贪懒……后宜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