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二代画家杨可均(87岁)是南洋艺术学院校友,南艺为他主办策划大型油画展“曙光”,展出他近期约30幅油画作品。
杨可均从1955年至1957年就读于南艺西洋画系,1959年前往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求学。他在配合画展出版的画册序言中透露,在报馆当印刷工人的父亲支持他的出国梦,相信“行行出状元”。杨可均参考过多个以英语为媒介的国家,最后首选留学巴黎,与老师张荔英和同学赖凤美有些渊源。当时任职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的夏佩兰·米迪(Chapelain Midy)教授是张荔英在巴黎时的同学;而赖凤美又是米迪教授的得意门生。赖凤美回校任职后,邀请米迪教授前来新马一游,杨可均因缘际会下结识了教授,到巴黎投考他所任教的油画班时顺利被录取。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艺术运动熏陶下,杨可均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与西方新兴的表现形式融为一体,通过抽象的表达来抒发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