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藏

国大博物馆新展 从赠礼看艺术收藏

字体大小: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是本地历史最悠久,藏量也最大、种类最广泛的学府博物馆。新展“赠礼:大学博物馆的传承与前景”展出国大博物馆与国大峇峇屋近年的赠礼,回溯该馆从英殖民地至国家独立后不同发展阶段的捐赠历史。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物馆(NUS Museum)是本地历史最悠久、藏量最大(约1万件)、藏品最广泛的学府博物馆。新展“赠礼:大学博物馆的传承与前景”主要展出2015年至2022年国大博物馆与国大峇峇屋的赠礼,回溯博物馆从英殖民地到国家独立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捐赠。

国大博物馆收藏分为四个藏系:东南亚与南亚艺术、中国及东方艺术、黄荣庭馆藏、国大峇峇屋与土生华人文物馆藏。

展览入口展示文化奖画家萨卡西·赛义德(Sarkasi Said,1940–2021)2018年捐赠给国大,比较少见的蓝色峇迪布6米巨画《移动》(2000)。国大博物馆策展人张越翔受访时说,赛义德为实龙岗地铁站创作的一幅18片蜡染组成的巨画《人生观》(2009)因无法安装,改以玻璃印版装置呈现,陆路交通管理局后将原画捐赠国大。

马来亚艺评家玛戈(许钟祜)书法《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由家属捐出。(国立大学博物馆提供)
马来西亚艺术家Grace Inpam Selvanayagam木板油画《扭曲之眼》(1966)由马国驻新最高专员Dato’N.Parameswaran捐赠。(国立大学博物馆提供)

收藏用于大学教学

国大博物馆可追溯到1955年设立的马来亚大学美术馆,首任策展人为汉学家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为东南亚和南亚收藏奠下基础。本次展览从马来亚著名艺评家玛戈(原名许钟祜)的书法《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家属捐出),带出玛戈在《马来亚艺术简史》(1963)对于马来亚是否为“文化沙漠”的观点,玛戈观察到南洋大学以学术研究为原则,更名新加坡大学的马来亚大学新加坡校区则侧重艺术品的创作和鼓励,各具所长。

玛戈指出,新大虽没设立艺术科系,但有一小型美术馆,对艺术品搜藏甚为注意,且已相当有系统。该校主持人特别着重对马来亚最有影响的国家如印度、中国、东南亚各国,也注意到东西方艺术重要作品的选搜。南大虽没设美术副科,但有美术研究会,学生颇热心,不但举行美术作品展览会,且出版美术杂志。自创校至今,由中国及当地艺术家赠作已达相当数量。

张越翔说,展览并列马大时期印度政府赠送的印度红陶考古残片与富商赠送的陶制复制品,显示当时大学收藏用于教学,不一定在乎是否为原件真迹。马来亚、新加坡及婆罗洲总督马尔科姆·麦克唐纳(Macolm MacDonald)赠送不少外销瓷与字画予马大,本次展出吴在炎指画《蝉柳》(1955)。马来西亚驻新最高专员Dato’N.Parameswaran有感于大学收藏欠缺马国艺术作品,他捐赠的一幅Grace Inpam Selvanayagam木板油画《扭曲之眼》(1966)也展出。

收藏捐赠探索文化身份认同

张越翔说,南大未建馆时,图书馆已收到捐赠,包括教授佘雪曼(1908-1993)的书画。根据1972年3月《南大校讯》,南大李光前文物馆“自一九七〇年春开始筹备以来,即获星马书画家、雕塑家、收藏家、实业家等之热烈支持,至一九七一年止,收到各方文物,已有可观。自本年一月份起,收藏家如张振通先生,除于去年联同其女婿林通英君捐赠该馆瓷器四百五十七件,铜器二十二件外,兹复捐献明清书画及其他文物六十二件;大收藏家陈之初先生捐赠明清及近人书画三十二件,郭木松先生之通德公司捐赠发展基金四万元,杨启霖先生捐赠清代及近人书画一十六件,周颖南先生捐赠近人名画四件,龙山寺住持广洽法师捐赠精装本续藏经一五〇册。又古币收藏家白巨炳、黎乐三两先生将捐有系统之中国古币各一套,古陶器收藏家高庆印先生将捐古陶器一套,诗巫拿督陈立训先生将捐大型铜瓷器多件。东南亚驰名华乐家陈蕾士先生将捐名琴古瑟各一器。李氏基金会则拨助该馆扩建经费十一万元,《文物汇刊》出版经费万余元,尤足以奠定该馆发展之基础”,至今,名琴古瑟等藏品已不在了。

南大美术协会会长何和应作于1970年的木板油画。(国立大学博物馆提供)

玛戈观察到当时的艺术活动开始注意马来亚色彩。苏立文也强调在中印文明之外,必须建立本土当代艺术收藏,尤其马来亚与印尼作品。南大美术协会会长何和应在《1961年南洋大学美术协会美术展览会特刊》提出,“对马来亚美术的取材,并不只限于甘榜亚答屋、纱笼、马来渔村等等;举凡马来亚人所创作的美术新典型,都在我们推崇的范围里”。学运频繁时期,1972年8月《南大校讯》表达李光前馆立场——不仅收藏中国艺术,更着重亚洲文化,强调新加坡的独立自主,切忌让新加坡成为中国的附庸,不能把这个包袱给后一代。

张越翔说:“从捐赠行为可看出,新加坡人在探索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我们对未来有什么看法?我们想要看到怎样的社会?不单是政府有话语权,学生(如何和应)也扮演一定的角色。捐赠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1970年代为了经济发展,教育政策重视数理,新大美术馆于1973年关闭,收藏借给国家博物院。新大和南大在1980年合并,成立新加坡国立大学,南大与新大藏品转交国大。到了1980年代,经济繁荣,政府提出发展新加坡为文艺复兴城市。2015至2022年将藏书与艺术品捐赠国大的艺评家T.K.Sabapathy,1993年在电力站座谈会提出,艺术创造不能等到有时间、空间、资源才来考虑。国大博物馆2002年在国大文化中心启用。

林仰章水墨画《城市景观》(2015)。(国立大学博物馆提供)

本次展览还展出麦锦銚的肖像油画、陈瑞献亚克力画、陈振华的街景水彩画、林仰章城市景观水墨画等。

国大获得雕塑家黄荣庭的大笔捐赠,2008年起管理国大峇峇屋与土生华人藏品。陈金声后人曾秀琴2023年捐赠577件瓷器给国大,张越翔透露接下来会办瓷器藏品展。

展览即日起至12月31日,星期二至六上午10时至傍晚6时,在国大博物馆(50 Kent Ridge Crescent S119279)举行,星期一预约只限学校与学院。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