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传奇摄影家汉纳斯·施密特(Hannes Schmid,79岁)1972年首次来到新加坡时,莱佛士酒店对面还是大海;白沙浮黑街变性人活跃,粗糙却迸发生命力。他娶了新加坡太太黄瀞瑶(Hillary Huang),移居本地,买了政府组屋,开始拍摄新加坡干净以外的一面,比如大宝森节。
1998年,施密特为舞台前面摆着空椅,只为神明演出的街戏着迷。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最初金鹰潮剧团班主认为摄影行为会干扰神明,不让他跟拍,四年后才以“神明可能希望你的创作能让街戏艺术得以永生”为由,让他实地拍摄了一系列黑白影像《谨献神明》。这组照片在新加坡举行的个展“汉纳斯·施密特:影像中的人生”展出。
金鹰潮剧团于2007年解散,这些台前幕后的照片更显珍贵。但施密特感觉少了什么,后从岳父黄世辉的书法获得灵感,让后者在黑白照上用红墨写字,将曾经蓬勃,但正在消亡的两种传统艺术融合在一起。作品目前由瑞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助保存。
每张照片都证明自我存在
施密特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摇滚摄影系列“后台”,呈现了ABBA、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AC/DC、皇后乐队(Queen)和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等音乐传奇人物的肖像照。它们摄于1978年至1984年间,当时施密特与超过250支乐队一起巡演,捕捉每位艺术家台上台下浑然天成的魅力。
施密特为美国万宝路(Marlboro)设计的经典“牛仔”形象,成功扭转品牌的业务,也使得他更为人所知。本次展出“时尚与野生动物”系列,施密特将时尚摄影与环境叙事相结合,其作《走出非洲》是他在肯尼亚西南部马赛马拉拍摄期间,一头大象突然冲向模特,凸显人类与自然之间脆弱的关系。
延伸阅读
不管是街戏演员还是摇滚明星,都是一样的。施密特说:“我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都是我生活过的世界的一部分。它们不仅仅是图像,更是我曾在那里的证明。‘谨献神明’来自我多年等待被接纳的渴望,见证神圣的事物。‘后台’不仅仅关乎名气,它关乎能量,关乎音乐如何改变人。‘时尚与野生动物’则探索:在这个充满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如何讲述真正重要的故事?”
打造金边项目惠及3万人
一年前曾脑中风的施密特透露,2026年将出版自传。其一生传奇精彩,包括1970年代为了寻找洛克菲勒家族失踪的儿子,一时兴起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被食人族俘虏囚禁殴打,幸而后被营救。
从2014年起,施密特在创造一个奇迹——在金边郊外打造非政府组织的社区艺术项目“柬埔寨微笑壁虎”(Smiling Gecko Cambodia),为此辗转欧洲、柬埔寨与新加坡居住。项目占地150公顷,涵盖可容纳约500名儿童的创新型学校、种植和畜牧业、工厂、Farmhouse Resort & Spa度假村、高级餐馆UN,以及The Gong文化中心,聘请员工400多人,惠及周边约3万名居民。
这缘起于施密特在柬埔寨旅游时的痛心经历,亲睹当地少女因为贫穷被迫失学卖淫。他一生积累约140万张摄影档案,由太太负责销售,他负责花钱在这项目上。他说:“我从未想过相机会把我带到这里。最初它只是记录世界的一种方式,后来却成为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摄影教会我如何看待他人,而‘微笑壁虎’教会我如何与他们共处。”
个展即日起至8月10日,在Appetite餐馆(72A Amoy Street S069891)举行,展品销售,以及配合展览举办的收费柬埔寨文化晚宴,施密特主持的摄影讲座所得用于上述项目。展览策展人陈秀丽将在11月20日至25日带团前往柬埔寨微笑壁虎考察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