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诗歌中,如何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感知融合,是一个常被探讨却难以突破的命题。《站在时间的缺口怀古》不仅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诗,更是一次成功打通这一“缺口”的尝试。诗人以亲身登临北固山的经历为线索,将身体的疲惫与对历史的凝望巧妙交织,对照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忧国情怀,构建出一个诗意与哲思交融的时空交汇点。

梁钺本名梁春芳,是一名退休的教育工作者,曾获得书籍奖,著有诗集包括《茶如是说》、《浮生三变》和《诗外诗》等。他的诗歌作品,例如《公路上捡到的诗》和《诈骗来哈啰》,也曾在《联合早报》的播客《开卷》中发布。

本期内容(在播放器中点击书签,就能跳至对应的章节):

  • [00:22] 作品分享

  • [02:10] 赏析

《站在时间的缺口怀古——游北固山》 作者:梁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免我门票的山径古道、亭台楼阁全不作声
我那不知老之将至的鞋子
居然气喘吁吁地回答:
胃口尚佳,惟真牙所剩无几!

果然是天下第一江山, 一登楼便满眼风光
大江浩浩而来
穿越一页页惊心动魄的历史
荡荡而去
在四十度的高温下
所有的传说、诗词乃至碑石书法等等
不论年代,无不蒸发为涔涔而下的汗水
晶莹透亮——颗颗都在呼吸,颗颗都在吟哦
颗颗都是盛夏迸发出来的怀古
极目四顾,我是一座不断冒汗的多景楼
站在
时间的缺口

天高、水长,可惜无风
也不见有任何一艘三国的杀气
融情入景
从辛弃疾的战鼓中杀将出来
浪花淘尽后
不喝酒的江面是寂寞的金山在左
焦山在右
脚下是拒绝回顾的北固山

附记:
北固山,又名北顾山,号称天下第一江山,其美誉来自南朝梁武帝的亲笔题字。现存石刻为南宋书法家吴琚所写。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两阙不朽词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无疑增添了此山的文化厚度。“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等名句,至今传颂不绝。笔者于盛夏七月,以老迈之躯登山,挥汗如雨,首先想到的竟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开卷》由《联合早报》副刊和音频组制作,与海内外读者和听众一起走入新加坡文学的世界。每逢星期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