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油甘鱼(hamachi)创出海南鸡饭的味道、用乌贼来制作如猪肠粉的菜式,这些是新马厨师合作限时活动所新创的菜式,独一无二。

8月,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国庆月。新马美食一家亲,美食是大家的共同话题。新加坡Path餐馆主厨黄凯翔(36岁)和马来西亚吉隆坡餐馆Eat And Cook的主厨李泽赐(26岁)和苏永志(26岁)合作,各自诠释带有新马特色的中菜口味。

合作分两个部分,8月7日及8日于新加坡举行限时晚餐,之后8月31日和9月1日,他们将于吉隆坡献艺。

Path餐馆以法式手法呈现亚洲风味,黄凯翔之前在香港和中国天津工作多年后回国创业,他也曾代表新加坡参加2022年“烹饪世界杯大赛”。

Eat and Cook餐馆主打摩登马来西亚菜肴,是近期发展亮眼的马来西亚餐馆,在2023年亚洲50最佳餐馆排名第79。

尝其味而不见其形

和他们交谈做访问时,感觉到他们性格活泼,这次三人首度合作大玩食物的滋味,新鲜有趣。厨师们各有发挥,有几道菜尝其味而不见其形,带来惊喜。

Path餐馆黄凯翔的“海南鸡饭”是以油甘鱼为主,没有米饭或鸡肉,关键在酱汁。(餐馆提供)
Path餐馆黄凯翔的“海南鸡饭”是以油甘鱼为主,没有米饭或鸡肉,关键在酱汁。(餐馆提供)

黄凯翔的一道油甘鱼,以海南鸡饭为灵感,却不见米饭或鸡肉。他将油甘鱼切块后加入藜麦和葱油,以菠菜包裹,缀上水蓊(也叫莲雾)和鱼子酱。关键味道就在上桌时所淋的酱汁里,以鸡油、姜、蒜等制成,搭配鱼肉软嫩又微微弹牙的肉质,成了与众不同的“海南鸡饭”。

他说:“在海外工作时,大家总会问我会不会做海南鸡饭,这是外国人对新加坡美食的印象,我自己也很喜欢吃,所以尝试不一样的版本。”

李泽赐则以乌贼来诠释家乡安顺(Teluk Intan)的猪肠粉,猪肠粉可是当地人爱吃的美食,游客也慕名而去。他把乌贼和章鱼搅拌后制成肠粉皮,宛如猪肠粉,以沙葛为内馅,搭配腌制的青辣椒和樱花虾,增添风味和口感,和当地配以青辣椒和虾米的吃法,异曲同工。

中菜口味新马同中有异

虽然同为中菜,但新马两地的华人在口味和吃法上,同中有异。比如,大家都爱吃粤式点心,但口味有所不同。

Eat And Cook餐馆的“猪肠粉”,以乌贼制成肠粉皮。(黄亿敏摄影)
Eat And Cook餐馆的“猪肠粉”,以乌贼制成肠粉皮。(黄亿敏摄影)

李泽赐分享,餐馆团队放工后一起吃宵夜,喜欢去吃点心如皮蛋烧卖、烧包等。听他们叙述,口味上有别于新加坡所吃得到的点心。苏永志说:“我们在吉隆坡吃的烧包,外皮酥脆,馅料除了肉,还会吃到豌豆。”

因此这回他们把这些点心制成前菜小点,中西合璧,比如用意大利饺子皮包裹皮蛋、龙虾、多宝鱼,是皮蛋烧卖的另一化身。

马来西亚菜单发挥在地食材特色

接下来到吉隆坡举办联手活动时,厨师们将根据在地食材,调整部分菜式。

比如,原本采用日本进口的油甘鱼将换为马来西亚的罗非鱼(tilapia)。

Eat And Cook餐馆的李泽赐选用槟城养殖的鲜蚝,诠释不一样的蚝煎。(黄亿敏拍摄)
Eat And Cook餐馆的李泽赐选用槟城养殖的鲜蚝,诠释不一样的蚝煎。(黄亿敏拍摄)

还有一道蚝煎,外观有别一般,而且特别用槟城养殖的鲜蚝。李泽赐的做法是以特制的蛋黄酱和辣椒酱做烘托,生蚝是主角,摆在中间,呈现方式和一般加鸡蛋、薯粉下煎锅的不同。他补充,当地发展海产养殖业,研究人员发现适合养殖蚝的藻类,蚝肉丰润香腴,而且也经紫外线净化。

厨师都爱不同的新马美食

新马厨师厨艺交流,少不了美食餐桌上的互动。越过长堤,总有自己喜欢的必吃菜肴。

李泽赐和苏永志每次来新加坡就吃卤鸭饭,黄凯翔到马来西亚时则一定会品尝当地的肉骨茶。

更多关于8月底吉隆坡的限时合作,可上网了解eatandcook.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