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汤以鱼骨熬煮3小时,不加奶,用时间和火力煮出一锅奶白色汤底。这是拥有超过85年历史的“家嫂”所坚持的味道。

不过,位于青木道(Greenwood Avenue)的餐馆因租金上涨和营运成本等挑战,即将熄灯歇业,最后一天营业为9月28日。消息一出,不少食客觉得惋惜纷纷上门光顾,欲记住这“最后的味道”。

第三代经营者邓伟亮(40岁)约七年前接手生意。他谈到招牌鱼汤时说:“我们做的是广东式鱼汤,多年来我们坚持同样做法,汤底都是用10公斤的鱼骨熬煮。选用的是生鱼(snakehead fish),它的肉质厚实白嫩,自带胶质。至于鱼汤的口味,则见仁见智,有的食客说我们的汤有鱼腥味,但这就是鱼的鲜味。”

除了鱼汤,食客常点的“家嫂”菜式还有虾酱鸡、咕噜肉等。

源于1939年的鱼汤铺

“家嫂”缘起于1939年、由来自中国广东的早期移民邓广瑞在大世界创办的“邓瑞记”鱼汤铺。二战后,鱼汤铺以大排档形式重现,之后在珍珠街(又称“豆腐街”)有了实体店。1990年代,“邓瑞记”于厦门街落脚,改名瑞记(家嫂)鱼头米粉。

延伸阅读

广式功夫菜 耗时费工乡味渐远
广式功夫菜 耗时费工乡味渐远

根据资料,之所以叫“家嫂”,是因为瑞记的老雇员徐润婵。她从1940年代起和家婆一起在瑞记大排档工作。由于家婆经常在摊位上喊她为“家嫂”(广东人以“家嫂”称呼媳妇),所以瑞记老顾客也以“家嫂”来称呼她。

2002年,第二代继承人邓达昌在欧南园学院路(College Road)的国大医院校友俱乐部里开设“家嫂”旗舰店,自2016年起连年获颁米其林必比登(Bib Gourmand)推介,直至2022年结业。“家嫂”在厦门街的店面则于2021年歇业,当时因为受疫情影响,上班族居家办公,也没有游客,生意大不如前。

“家嫂”第三代经营者邓伟亮,不排除未来以小贩方式继续售卖鱼片米粉汤。(黄亿敏摄)
“家嫂”第三代经营者邓伟亮,不排除未来以小贩方式继续售卖鱼片米粉汤。(黄亿敏摄)

邓伟亮之前主要负责生意拓展,过去几个月却走进厨房,积极学习烹饪。除了熬煮鱼汤也学习炒出三捞河粉的镬气,他说:“看似简单但却最考功力,厨师们得从旁指点教导。”

接下来,邓伟亮他会继续精进鱼汤食谱和厨艺,若找到合适地点,不排除开档口改做小贩,以另一种方式继续“家嫂”鱼肉米粉的美味。

地址:22 Greenwood Ave, S289218
电话:87547481
网址:ka-soh.co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