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是名扬中外的中华料理之一。近期播映的人气韩剧《暴君的厨师》里,有段情节是朝鲜御厨(林润娥饰)在厨艺比赛中对垒中国御厨,分别端出人参鸡汤和佛跳墙,剧中的朝鲜王和中国使臣都吃得津津有味。
佛跳墙其实是闽菜名品,根据资料,最初源于清朝福建。食材包括鲍鱼、海参、鱼翅、花菇、瑶柱、鸽蛋、猪蹄筋、鸡胸肉、老母鸡汤等,每一样都考验大厨对食材的挑选与处理。慢火文炖数小时,香味扑鼻,令人垂涎,连佛闻香也忍不住“跳墙而来”。
过去,很多人以为佛跳墙是粤菜,近年来因中国福建菜的能见度提高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菜品历史。
新一代福建菜代表之一,应属中国上海的遇外滩餐馆。这家获黑珍珠、米其林肯定的得奖餐馆,在2025年亚洲50最佳餐馆榜单中排名第14,也是中国餐馆中排名最高者。在10月初于意大利米兰举办的最佳厨师奖(The Best Chef Awards),陈志评获得 “一刀”评价。
记者到访上海遇外滩,向主厨陈志评了解他如何推动福建菜的发展。陈志评师承闽菜泰斗童辉星、名厨吴嵘,他以“传承有序,创新无界”的理念,结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去做菜。餐馆菜品包括:红鲟米糕、五香卷、河田鸡汤汆鲜松茸,用福建食材让传统菜或家常小吃升级,做得精致美味。食客也可选以茶配餐。
延伸阅读
佛跳墙便是陈志评的拿手菜之一。他用老母鸡、番鸭、猪蹄、排骨等熬制汤底,再放入花胶、鲍鱼、带子和海参。从浸泡、清洗、焯水、焖煮到入坛,准备功夫得提前一星期开始。每样食材个别处理后,铺排顺序有先后之分。
陈志评说:“佛跳墙煨煮八个小时,过程中不可以随意开盖,黄酒挥发会影响味道。火力太大,汤会浑浊不通透,火力太小,胶质感就不足。我会观察火苗大小,也靠听觉来判断,听汤锅里是否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此外,也可以看和摸盖子。在盖口上包锡纸和荷叶,在烹煮过程中,会产生气压。就像吹气球一样,从膨胀度能看出它的火力。”
听他这一番形容,能通过不同感官辨识温度和熟度,非一朝一夕功夫。细火慢炖下,汤色如琥珀,盛入猪油白陶瓷汤盅中,颜色视觉上有对比,入口后味道层层分明,含丰富胶原蛋白,让人忍不住慢慢细品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