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保持身体灵活、动作敏捷,首先要加强平衡能力。

兀兰医疗机构物理治疗师Shafieq Nizam指出,随着年龄渐长,想降低跌倒风险,一定要保持身体平稳(stability),并维持平衡(balance)能力。身体够平稳,再加上平衡能力,对防跌有很大的帮助。

Shafieq Nizam说,平衡运动在家里就能练习,但要注意安全。(何家俊摄)
Shafieq Nizam说,平衡运动在家里就能练习,但要注意安全。(何家俊摄)

Shafieq强调,年龄大了也可以改善平衡能力,最好的方法是练习相关运动。不过,改善幅度可能因人而异,大家也应该考虑自身状况。

例如:糖尿病可能导致双脚的敏感度减低,或是因为中风或骨关节炎而影响膝盖的活动范围;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平衡感。若有类似状况,可咨询医生或物理治疗师,拟定个人化的练习方案。

晾衣服时,可单脚站立或缩小双脚之间的距离,练久了有助改善平衡感。(何家俊摄)
晾衣服时,可单脚站立或缩小双脚之间的距离,练久了有助改善平衡感。(何家俊摄)

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人可通过日常小习惯锻炼平衡感。像是洗碗或刷牙时改为单脚站立,或是晾衣服时缩小双脚之间的距离。

延伸阅读

坐着也可以运动
坐着也可以运动
40岁后肌肉骨骼易出问题 生活习惯是关键
40岁后肌肉骨骼易出问题  生活习惯是关键

此外,可练习以下三个平衡运动。每周练习两三次,每次练习四组,一组约20至30秒。

①串联步行(Tandem walking)

串联步行:前脚尖贴着后脚跟走。(何家俊摄)
串联步行:前脚尖贴着后脚跟走。(何家俊摄)

做法:前脚尖贴着后脚跟走,往前直走约3米。
增加难度:加快步速;手中拿着有一定重量的购物袋或装了水的杯子。

②踮脚走(Tiptoe walking)

踮脚走:这个运动有助于改善我们对于膝盖和脚踝的控制。(何家俊摄)
踮脚走:这个运动有助于改善我们对于膝盖和脚踝的控制。(何家俊摄)

做法:踮起双脚脚尖,往前直走约3米。
增加难度:双手提取重物;用双脚走出8字形;边走边倒数;边走边列出“三”的倍数。

③星形偏移( Star excursion)

星形偏移:用贴纸在地上标出“+”,单脚站立,另一只脚轻触前后左右四点。(何家俊摄)
星形偏移:用贴纸在地上标出“+”,单脚站立,另一只脚轻触前后左右四点。(何家俊摄)

做法:用贴纸在地上标出“+”(中间一点加上前后左右四点),各点和中间点距离30至60公分。用一只脚轻触前后左右四点。换边做。
增加难度:加速;练习时手拿竹竿或杯子;尽量拉长伸脚距离;轻触点与点之间的斜角点。

练习基本步(单脚轻触前后左右四点)后,可尝试较高难度的动作:单脚触碰点与点之间的斜角点。(何家俊摄)
练习基本步(单脚轻触前后左右四点)后,可尝试较高难度的动作:单脚触碰点与点之间的斜角点。(何家俊摄)

注意:无论是单脚站立或以上任何一个运动,安全第一,练习时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即可,适应了再循序渐进。

此外,请确保身边有支撑物,如扶手或稳固的家具,以防练习时失去平衡,可马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