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女性的头号杀手是心血管疾病。每三个死亡案例当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趁三八妇女节来临前,《联合早报》记者访问了心脏科医生,让女性多加了解心血管疾病与失智症的关系,并采取预防措施。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心内科高级顾问医生许素美副教授透露,根据2024年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失智症研究显示,改变失智症的风险因素,如缺乏运动、吸烟、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可预防或推迟一半失智症病例的发生。她说:“除了控制这些风险因素外,还应该及早应对,并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持续管理这些因素,这样就能更有效降低失智症风险。”
许素美医生认为,应该多管齐下,以取得最大效益。例如,要做运动,因为运动能改善高血压、胆固醇和糖尿病等风险因素,而且有锻炼的人患失智症的可能性也较小。她补充道:“其他措施包括:针对高血压,可从40岁开始将收缩压保持在130毫米汞柱(mmHg)或以下;针对胆固醇,从中年开始检测和治疗高低密度脂蛋白;保持健康体重,尽早治疗肥胖症,这也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认知损害发生率 随心衰严重程度增加
一些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或心力衰竭,是否会显著增加患上失智症的风险?许素美医生说,心血管疾病已证明与认知障碍有关。据报告,在一些心力衰竭患者亚群中,认知能力受损的发生率高达78%。认知损害的发生率,随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而增加。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四级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二级患者,并与左心室功能和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指每分钟心室输出的血量)受损有关。纽约心脏协会的功能分类,是最常用的心脏衰竭分类系统,它根据患者的体力活动量的局限,将患者分为四类。
许医生说,心房颤动还与多种形式的失智症(包括血管性失智症和阿尔茨海默症)有关,年轻群体患此病的风险最大。即使没有中风,心房颤动也会导致认知障碍,这可能是由于海马体、整体萎缩(某些脑区萎缩)、慢性灌注不足(脑部血流量减少),以及微栓子(可导致血管堵塞的血凝块)造成的累积性损伤。
治疗干预心脏疾病 或改善大脑健康
许素美医生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经常锻炼身体,避免过量饮酒,不吸烟以及在晚年参加认知活动。这些都已证明可降低患失智症的风险,并能延缓失智症的发病时间。这些益处非常重要,因为能延长更多的健康年限、预期寿命,同时减少患病年限。患失智症的人少了,患病的人也就少了。这将直接提高人口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失智症医疗保健服务的成本。
如何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保持大脑健康?许医生说:“就心房颤动而言,间接证据表明,有效治疗心房颤动可降低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但还需要临床试验来调查这方面的直接证据。在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降低(即心脏功能减弱)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适当的治疗干预,如改善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以及避免心力衰竭恶化的药物,可能会改善心脏和大脑的健康,但这些疗法对大脑健康指标的直接影响仍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