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疫情趋缓,新加坡单日新增病例于10月11日再次破万,并预计在11月中达到峰值

带来这波“短而尖锐”疫情的XBB毒株从何而来?是否更危险?现有疫苗有用吗?

来自哪里?

XBB,又称BA.2.10毒株,是由两个奥密克戎毒株重组结合而成的新亚型变异毒株(subvariant)。

名称中的“X”代表重组(recombinant),“BB”则是它重组的两个变异毒株的首个字母组合——BA.2.75和BJ.1。

XBB最早于2022年8月在印度出现,随后也在澳大利亚、孟加拉、丹麦、日本、美国等17个国家被发现。

为何受到关注?

XBB受到关注,一是因为延续了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传染力强

自从9月中开始在本地社区病例中出现,XBB在不到一个月间,成为目前在新加坡社区传播的主要毒株。

根据卫生部数据,10月3日至9日,本地社区病例中感染XBB毒株的病患占54%,超过感染BA.2.75(24%)和BA.5(21%)的病患。

另外,有别于以往毒株的命名方式,也让XBB毒株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更多关注。XBB的拼写,让一些网民将它看成“小宝贝”“小男孩”的汉语拼音缩写。

XBB更危险吗?

虽然XBB毒株传染力更强,但并不意味着重症风险更高。本地数据显示,过去两周新增XBB病例需入院治疗的风险,较感染BA.5毒株的病患低约三成。

卫生部医药服务总监麦锡威副教授10月15日在卫生部记者会上说:“XBB毒株虽然传染力强,不过与其他变种毒株相比不见得比较毒,或会导致更多人得重症。”

麦锡威还说,根据已掌握的数据,没有病患因感染XBB毒株而死亡、进入加护病房或需要输氧治疗。

尽管出现重症的概率较低,但卫生部也指出,从未感染过冠病,或距离上一次受感染已经超过一年的公众,此次感染XBB毒株风险最高。

疫苗能对抗XBB吗?

香港理工大学医疗科技及资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博士在接受当地电台节目访问时说,XBB是迄今众多冠病变异毒株中,对疫苗免疫逃逸能力最强的。换句话说,疫苗产生的抗体对阻挡XBB入侵效果较差。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的公共卫生专家阿达利亚(Amesh Adalja)接受《野兽日报》(The Daily Beast)采访时也指出,XBB毒株的出现会对目前的单克隆抗体治疗(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treatment)带来挑战。

那么新型二价(bivalent)疫苗是否能抵抗XBB毒株?阿达利亚说,相比于初期冠病疫苗,二价疫苗似乎对XBB毒株更有效。“就算是面对能免疫逃逸的毒株,疫苗在对抗重症时仍然有用。”

二价疫苗不仅针对原始冠病病毒,也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正因如此,新加坡卫生部比原定计划提早三天,于10月14日推出莫德纳/Spikevax冠病二价疫苗,让公众接种。

现阶段只有未达到基本接种要求,或在至少五个月前接种追加剂的年满50岁者,可以注射二价疫苗。

在公共场所戴好口罩做好防护,能够接种二价疫苗时尽快这么做,似乎是目前对抗XBB毒株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