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须确保财政可持续,也得照顾民情,因此上调水价的同时,也提供援助来缓解民众的生活压力。受访学者建议,政府未来若要宣布上调生活费,应该考虑展开公共咨询,公众若有机会提出意见,会认为政府正视他们的担忧,更容易接受政策。
公用事业局星期三(9月27日)宣布,水价将在明后两年分两个阶段上调,每立方米调高五角钱或约18%。消息一出,有公众表示虽然能理解上调水价是大势所趋,但担心生活压力越来越重。
为缓解民众的负担,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星期四(28日)宣布,95万户组屋居民明后两年每季度将获得额外20元的水电费回扣(U-Save Rebates),以助抵消头一两年收费的增幅。这个额外回扣能完全抵消一和二房式组屋的平均水电费增幅,三和四房式约80%,五房式或以上约65%。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课程主任张永镐副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气候变化和干旱等因素导致水资源越发稀缺,政府上调水价是为了更好地应对水供成本的增加,也提醒民众谨慎用水。
“水是必需品,当水价不再反映水供成本,就是时候调整水价。政府只是水供服务提供方,并不会从供水赚钱。”
张永镐认为,政府推出水电费回扣及杂费回扣等,多项辅助积少成多,有助缓解公众的生活压力。
打开沟通管道 政府可解释政策
此外,他指出,政府日后若要宣布上调水价等政策,应考虑进行公共咨询,给予民众反映担忧的平台,也让政府有机会解释即将推出的政策,打开沟通管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教授洛伦兹·戈特(Lorenz Goette)说,水处理成本近年来大幅上涨,政府必须调高水价保障水供。
“政府为民众提供津贴,缓冲涨价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只有用水量较高的家庭须支付更高的水电费,这本来就是他们应该为环境承担的。”
戈特认为,水价全面调高后,水价仍相对便宜。加上水本身只占许多东西生产成本的一小部分,单是水价上调不足以导致其他物价上涨,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比较大。
“政府也应该考虑与公众展开公共咨询,民声被听见总是好事,但政府也应该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利益。例如,如果中高收入家庭不满只有低收入家庭能获得津贴,希望政府能坚持立场,保障低收入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