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宅屋主卖房后须等15个月才能买转售组屋的措施实施以来,这类买家在百万组屋交易中的占比大幅下降,从34%减至12%。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说,这项措施是暂时性的,但目前还不是时候放宽。

政府在2022年9月30日规定,私宅屋主和前私宅屋主若购买非津贴转售组屋,须先完成15个月的等侯期(wait-out period)。2022年这一措施实施前,在以至少百万元转手的组屋交易中,私宅屋主买家占约34%;这项措施实施后减少超过一半,去年首11个月减至约12%。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说,这项措施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奏效,高价购买转售组屋的私宅屋主比率显著下降。他指出,15个月等候期是一项暂时的措施,一旦市场维持稳定就能放宽限制。“政府也不排斥实施更多降温措施,以确保市场稳定。”

分析师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369个组屋单位以超过100万元的售价转手,2023年有460个,2024年预计有多达1035个。

大部分转售组屋价格维持在可负担水平

李智陞指出,百万组屋仅占所有转售组屋交易的少数,且通常是较大的屋型,或具特殊地理位置优势的组屋。他强调,目前大部分转售组屋价格维持在可负担的水平,购买转售组屋的首购家庭中,八成能通过公积金缴付每月分期房贷,几乎没有额外现金支出。

延伸阅读

弃权申购者减半 建屋局减少发放预购组屋抽签号码
弃权申购者减半 建屋局减少发放预购组屋抽签号码
组屋自愿提早重建计划 规划周密推进有序详情待时公布
组屋自愿提早重建计划 规划周密推进有序详情待时公布

私宅方面,本地去年未售出私宅单位达2万3000个,比2021年的1万6000个有所增加。

政府2023年提高外国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至60%,李智陞说,原本打算把私宅卖给外国买家和投资者的卖家如今更加谨慎,尤其是核心中央区(CCR)。“我们的重点是让想要且负担得起的新加坡人,也能在全岛较好地区居住。因此我认为应在核心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OCR)注入供应,平衡市场的需求。”

今年上半年的政府售地计划正选名单中有六幅私宅地段,可建造5030个私宅单位,其中近1000个是执行共管公寓(EC)单位。这比2020年到2023年之间每半年平均3200个单位的供应增加约六成。

政府也规划了四幅是私宅备售地段,可供应3475个私宅单位。整体来说,今年上半年的私宅单位供应约8500个,比去年下半年的81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