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如何影响新加坡,成为民众近期关注的焦点。民情联系组正与各政府部门合作,回应社会各阶层对相关问题的关切与反馈。
配合民情联系组(REACH)庆祝成立40周年,民情组主席、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民众对地缘政治局势的顾虑,在过去几个月尤为突出,这将是民情组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
“地缘政治问题增加了不确定性,使全球局势更加动荡。这对区域和新加坡有何影响?对各行业和企业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影响我的工作和未来?人们担心这些课题,也想知道更多信息。”
他指出,民情组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并正与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密切合作,包括财政部、外交部,以及各个安全和贸易领域的机构,争取接触更多民众。
要使用创新沟通方式 引导民众分享真心话
陈杰豪受访时,也勾勒了民情组接下来的三个工作重点,其中包括更深入了解人民心声。他说,收集民众反馈有时可能只停留在问题表面,要让人们敞开心扉,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并不容易。
“我们询问公众时,他们有时会表面地回答说,东西比较贵、通货膨胀等,但我们希望更深入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有什么潜在的因素和原因,才能更理解他们的心声。”
因此,民情组正尝试使用创新的沟通和互动模式,引导公众分享内心的看法。
例如,民情组人员会与租赁组屋居民和中途之家释囚共进午餐,以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交流空间,让他们抒发对重新融入社会、生活费和社会支持等问题的担忧。这也能让民情组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群体的生活经历。
民情组也与社会企业“朋友圈”(Friendzone)合作,让参与者使用一套对话卡片,以引导小组展开讨论。尽管互不相识,他们分享的个人经历,比一般对话会来得更深入。
曾参与这一系列对话的民情组咨询委员会成员尼莎(Nisha Jhangiani)说,这个平台不仅让参与者围绕不同课题展开真诚的交流,也让他们有机会从中找到社区的支持。
尼莎也是心理咨询服务公司Mind Wellness Singapore的创办人。她说:“只要我们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大家敞开心扉、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就能更有意义地支持社区里不同的人群。”
民情组也尝试其他形式的对话方式,包括“互动剧场”对话会:以一场短剧作为开场,引导参与者一边反思剧中人物的经历,一边分享自己的故事。
此外,对话会也采用特别的座位安排,让不同意见的人更容易听见对方、理解彼此,而不是对立坐着。
更积极接触更多边缘群体
除了深入了解人们心声,民情组的另两个工作重点,包括拓展民意收集范围,以及团结观点各异的群体。
陈杰豪指出,民情组将更积极与更多边缘群体交流互动,聆听他们对政府和政策的反馈和建议。
“如果我们捕捉到一些微弱的信号,我们会向政府部门和机构反馈,引起他们的关注,探讨我们是否遗漏了什么。”
谈到如何让持不同立场的群体展开建设性的对话,他说:“这并不是说要求同存异,或事事都同意,而是说,即使彼此在一些议题上意见不同,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理解的基础,尤其是在那些两极分化、敏感又具争议性的话题上。”
另外,民情组计划最迟明年初推出的“社会凝聚力工具包”(Social Cohesion Toolkit),将可帮助民众开展这种对话和交流。
近年,不少敏感的社会与公共议题相继浮现,在本地引发广泛讨论。例如,2021年几起涉及种族并在网络快速流传的纠纷,以及有关“华人特权”的讨论;2022年我国废除《刑事法典》第377A节条文,把男男性行为除罪化;2023年以哈冲突爆发后,本地马来回教社群对加沙局势的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