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常被视为是年轻、体格强健者的活动,但乐龄人士同样能够参与其中,不仅能活跃身心,也有助延缓失智症。本地首支乐龄啦啦队在世界老龄化节亮相,展现银发活力,重新定义晚年生活。

配合SG60,60名54岁至83岁的年长者星期二(4月8日)身着蓝白色啦啦队服装,手持彩球,踩着轻快的舞步,为今年的世界老龄化节(World Ageing Festival)拉开序幕。

这支乐龄啦啦队是亚洲第一个虚拟退休村“向往55”(ASPIRE55)的一项计划,由活动主办方亚洲养老产业(Ageing Asia)支持。

为期两天的世界老龄化节,旨在探讨年长者不断变化的需求。今年的主题是“长寿时代:活出健康,活出幸福”,聚焦全球长寿趋势,强调从传统护理模式转向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活动预计吸引超过6000名来自50多个国家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专业医疗人士,以及创新者等。

李菁莉是啦啦队的一员,今年78岁的她已退休超过20年。她受访时说,决定和朋友一起加入啦啦队是为了挑战自我,但更重要的是为生活增添乐趣和意义,保持身心活跃。

延伸阅读

首个天天康龄社落户金文泰 助年长者活跃身心防失智
首个天天康龄社落户金文泰 助年长者活跃身心防失智
300多年长者说笑闲步中对抗失智症
300多年长者说笑闲步中对抗失智症
78岁的前教师李菁莉通过啦啦队的排练锻炼体格,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吴先邦摄)
78岁的前教师李菁莉通过啦啦队的排练锻炼体格,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吴先邦摄)

她说,虽然排练过程相当艰难,须熟记舞步和顺序,但教练和朋友都给予很大的鼓励,自己也非常享受。加入啦啦队后,她结识了不少新朋友,也常常在排练后和他们一起喝咖啡。

李菁莉说:“保持活跃非常重要,不然就会变得懒散……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要延缓失智症的发生。我不想每天漫无目的地过日子,而是希望每天都有所期待,有可以做的事,真正地去感受生活。”

亚洲养老产业的营销和社区参与负责人萧茗燕解释,这类运动计划从2023年开始,最初是舞蹈项目,去年则是鼓乐。“今年是啦啦队项目,因为大家通常认为啦啦队是由小孩或靓丽的年轻人组成的。而我们希望能有乐龄啦啦队,让老龄化也能充满魅力。”

神经学家:运动可优化大脑可塑性

美国知名神经科学家温蒂·铃木(Wendy Suzuki)是活动的主讲嘉宾。她是大脑可塑性(plasticity)研究专家,并在会上分享运动和睡眠等因素如何影响大脑健康。

美国知名神经科学家温蒂·铃木在会上分享大脑可塑性,以及优化大脑健康的不同方式。(吴先邦摄)
美国知名神经科学家温蒂·铃木在会上分享大脑可塑性,以及优化大脑健康的不同方式。(吴先邦摄)

她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大脑可塑性指的是大脑因环境变化而改变和成长的能力,分为“正向”和“负向”可塑性。

“正向可塑性是指大脑处于健康的环境时,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连接,有时还会生长新的脑细胞。相反的,长期压力或过度焦虑则会促成负向可塑性,不仅导致神经元连接萎缩,还可能损伤甚至杀死脑细胞。”

能优化大脑可塑性的方式包括运动。铃木解释,运动会让大脑释放血清素和多巴胺,有助改善心情;也能让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建立新的神经连接,以及让海马体(hippocampus)长出新的脑细胞。

她说,前额叶皮层负责执行功能,海马体则对记忆至关重要,它们也是最容易老化和出现神经退化疾病的两个大脑部位。因此,运动有助于保护大脑,延缓失智症等神经退化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