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当局将建设更多乐龄设施和辅助生活住宅项目,让更多年长者能够在熟悉的社区“原地养老”。同时,兀兰、杨厝港和盛港也将兴建集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和购物用餐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社区中心,满足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居民的不同需求。

市区重建局星期三(6月25日)公布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在“打造快乐健康城市”的主题下,为处于不同人生阶段、拥有不同需求的国人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国家发展部长徐芳达在总蓝图草案发布会上致辞时说,当局希望支持年长者原地养老(age in place),并通过乐龄SG计划,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出更多活跃乐龄中心和社区关爱组屋。

到2030年时,我国将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65岁或以上,为了给这一群体提供更多选择,当局将把适合年长者的住房,融入到现有和新建的住宅项目中。预计2027年落成的油池心苑(Heart of Yew Tee)综合发展项目正是一例,配套的综合诊疗所、熟食中心和民众俱乐部将为年长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另一方面,本地首个社区关爱组屋已在武吉巴督落成,配套设施包括熟食中心、乐龄活动中心和疗愈公共空间等,未来也将有更多类似项目。若公众更希望在私人住宅养老,位于培立道(Parry Avenue)的本地首个辅助生活私人住宅项目,预计在2026年可供入住。

延伸阅读

碧山发展成小型区域中心 让民众就近办公
碧山发展成小型区域中心 让民众就近办公
人行天桥衔接滨海中心和滨海东花园 “打通”东海岸与市中心
人行天桥衔接滨海中心和滨海东花园 “打通”东海岸与市中心

此外,随着老龄化加剧,预计失智症患者也会增多。目前哥本峇鲁、义顺和杨厝港等社区已推出多种为失智症患者设想的企划,包括更多辅助认路的标示、更具包容性的设施,以及专门为这一群体设计的活动。当局也计划在更多社区推广这些措施,帮助失智症患者与熟悉的环境保持连接,完成日常活动。

未来10至15年将兴建三个综合社区中心

市建局也宣布,未来10至15年内,在盛港、兀兰和杨厝港分别修建综合社区中心,这样可高效利用土地,同时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这些综合社区中心将类似于淡滨尼天地和武吉坎贝拉,建立在靠近交通枢纽的地方,并集体育、休闲娱乐、医疗保健、餐饮和社区服务设施于一体。

徐芳达也说,除了上述三处,当局也正研究在更多的地方兴建类似的设施,以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