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或长期卧床的病人,往往难以表达需要更换纸尿片,若皮肤长时间接触排泄物,容易受刺激引起皮肤发炎。邱德拔医院试行一款智能纸尿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病人排泄状况,及时提醒护理人员更换纸尿片。
医院的医疗团队星期四(7月10日)向媒体示范这项本地首次引进的新技术。传感器贴在纸尿片外侧,通过温度变化判断湿度,并将数据传送至护理人员的平板电脑。系统会以不同颜色显示湿度,其中橙色和红色代表湿度偏高,提醒护士及时为患者更换纸尿片。
这套智能尿布系统由韩国公司Monit研发,已在一些韩国医院和乐龄中心试用,并纳入当地国民健康保险计划,消费者购买时可获高达85%补贴。除了韩国,日本等地也已开始采用。
六个传感器供普通及中风病房病人使用
自7月起,邱德拔医院已在普通病房和中风病房试行这套系统,试行期为两个月。目前,医院配备六个传感器,可同时让六名病人使用。传感器不会直接接触皮肤或排泄物,消毒后也可重复使用。
邱德拔医院高级护理经理许欣婷受访时说,长期卧床及中风后失语的患者,由于表达和行动能力受限,往往无法告知护理人员纸尿片已湿。“这些病人会是这套系统的最大受益者。”
邱德拔医院普通外科部门高级顾问医生谢乐勤说,尿和排便失禁是中风常见的并发症,医院去年就有33名病人出现纸尿片相关的皮炎。
谢乐勤也是邱德拔医院智能病房计划的临床负责人。他解释,皮炎多发生在臀部,治疗过程中须保持发炎部位通风,但大多数病人行动不便,护理上更具挑战。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感染。
许欣婷补充,失禁性皮炎主要由皮肤长时间接触尿液或粪便引起,而新加坡气候炎热潮湿,更容易诱发症状。“有时我们打开纸尿片后,才发现病人已经出现早期皮炎……希望通过这套系统,能把皮炎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许欣婷也提到,由于新加坡气候潮湿,护士起初在调整传感器的敏感度时遇到挑战,例如设定不当时,连汗水也可能被系统侦测。不过目前为止,护士的反馈都相当良好。
这套系统也减少频繁且具侵入性的人工检查。许欣婷说,以往护士每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就须亲自检查纸尿片是否需要更换,但往往不是发现太晚,就是纸尿片还干净、暂时无须更换,难以准确掌握更换时机。而每次为病人更换纸尿片,通常需要两名护士,过程约10分钟至15分钟。
节省约两成日常更换时间
许欣婷说,有了智能系统,护士可根据纸尿片湿度的实时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更换。“这节省了约两成的日常更换时间,让护理人员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其他护理工作。”
谢乐勤则指出,本地护士人手短缺,这类系统有助护士更有效地安排工作优先顺序。他补充说,若未来正式推行这套系统,病人住院五天预计仅须额外支付约5元,费用相当合理。
邱德拔医院未透露引进这套系统的费用。
目前,已有两三名病患在试用智能纸尿片。院方会持续收集相关数据,评估未来全面推行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