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推出“文化巡宝箱”计划,透过互动教学资源,让本土华族文化在课堂中鲜活“动”起来。

华族文化中心推出为期两年半的“文化巡宝箱”计划,至2027年12月,通过趣味互动方式,让学生深入认识本土华族文化。八个宝箱涵盖“农历新年”“中秋节”“华族戏曲”和“舞狮”四大主题,配备丰富教学资源与道具,学生可透过角色扮演、讲故事、实物触摸与操作,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除了学生互动体验外,每个宝箱也附有中英双语教师手册,内容包括主题知识、趣味文化故事和课堂活动建议,方便教师参考与教学设计。

华族文化中心总裁陈子宇受访时说:“通过‘文化巡宝箱’,我们希望把本土华族文化带进全岛小学课堂,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兴趣,同时鼓励教师将文化融入教学。”

他说,全国179所小学都可免费申请租借“文化巡宝箱”,每次最多借用两个,租期一个月,华族文化中心负责运送与回收。有兴趣的学校可通过官网预约,目前已有62所小学申请,预约已排至明年8月。

延伸阅读

首届传统戏曲节本月揭幕 五方言剧种轮流登场
首届传统戏曲节本月揭幕 五方言剧种轮流登场
华族文化中心与艺术团体呈献“SG60周末:全民艺心”
华族文化中心与艺术团体呈献“SG60周末:全民艺心”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12月,至少让80所小学参与这项计划。”

陈子宇也透露,原本仅计划推出八个宝箱,但反应热烈,中心已着手策划下一系列宝箱,主题或将涵盖端午节、布袋戏等更多传统节庆与艺术形式。

开发适合学前教育“迷你宝箱”

此外,中心也在开发适用于学前教育的“迷你宝箱”,预计2026年推出,让传统文化教育向更多年龄层延伸。

“我们会持续收集学校的反馈,不断优化内容,例如增加操作物件或调整教学材料,提升教学体验。”

配合母语双周活动,新民小学星期二(7月15日)率先引用四个不同主题的“巡宝箱”,为40名三年级高级华文班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新民小学高级华文教师兼项目负责人黄红玉(46岁)受访时说:“许多学生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作为华文教师,我们希望通过有意义的方式,让华文课‘活化’,帮助学生从中建立起文化身份的联系。”

她指出,文化宝箱提供真实而富有互动的学习体验,学生不仅能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物品,也能亲手操作、亲眼观察,在趣味中学习,在体验中加深理解。“这种方式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她说,学校也希望借助这类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及21世纪所需的核心能力,例如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参与活动的小三学生曾佳惠(九岁)分享,她最喜欢中秋节主题的“巡宝箱”。她刚参与猜灯谜活动,兴奋地说:“我会先读谜语再猜,刚才猜中了全部的灯谜,其中两题是朋友帮我一起猜出来的,真的很好玩!”

她也笑着说:“今天的活动很有趣,我会回家告诉爸妈。我也期待下次看到端午节的内容,想听故事,还想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