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蓬勃发展,意味着废料也日益增多,工业单年产生的危险废料达约50万公吨,预计未来20年会增加10%。
所谓“危险废料”包括有失火、污染环境等风险的工业副产品。它们一般来自制药、微电子和能源等领域。
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Veolia)在大士的危险废料处理厂占地2.2公顷,每年可处理17万公吨危险废料。
不同危险废料的处理方式各异,处理厂会先针对危险废料进行化学分析和分类,确定如何以安全的方式回收材料,或通过焚烧废料生产电力。焚烧后的灰烬会送至实马高岛垃圾埋置场填埋。
威立雅不愿透露过去四年每年处理的危险废料数量,但指出多数危险废料来自制药业,微电子的危险废料数量也逐渐增多。
处理厂去年生产约1万1500兆瓦时电力,相当于2555个四房式组屋单位的一年用电量,所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多达4500公吨。
处理厂也能把废水转化成工业用水,去年生产3300万公升工业用水,相当于13.2个奥林匹克游泳池,不仅节水,也减少排入水道的废水。
威立雅东南亚首席执行官福西尔(Bruno Forissier)受访时指出,新加坡积极开拓工业领域,吸引众多制药和微电子等业者入场,威立雅旨在为这些领域提供环保方案。
即使部署核能 新加坡核废料量估计不大
核能发展近来在全球掀起讨论,要发展核能,安全处理核废料是重点工作。
我国聚力研究核能的潜力与安全事项,除了与美国签署“123协定”,加强核能方面的能力建设,也设立新加坡核研究与安全院,注入6600万元支持为期两年半的核安全研究。
我国尚未决定是否要使用核能,但不排除未来当核能技术安全可行时,把核能纳入发电方式之一。
威立雅在其他国家的业务也包括处理反射性废料,例如把分散的放射污染集中起来,以便提高清理效率。但福西尔认为:“即使新加坡部署核能,相信不会产生足够的核废料量,核废料相信会出口特别处理。”
垃圾虽减少 但回收率也下降
我国去年制造665万8000公吨垃圾,比前年的685万9000公吨少2.9%。不过,去年回收的垃圾仅332万6000公吨,占垃圾总量的50%;比前年的52%少了两个百分点,更比2014年的60%降了10个百分点。
垃圾回收率创下11年新低,我国唯一的垃圾埋置场实马高岛却只剩下10年使用寿命,在垃圾处理工程上面临的压力日益加重。
威立雅新加坡总经理贝茨(Jérôme Baetz)指出,威立雅有管理垃圾埋置场的经验,包括利用科技回收垃圾填埋场的废料和沼气。“我们正与国家环境局合作,分享垃圾埋置场管理方案。”